梦三国注解密卷是什么(梦三国2注解密卷)
本文目录一览:
- 1、三国演义第一回新词注释
- 2、和《水经注》、《三国志》注合称为三大注的是什么注?
- 3、三国志全文及翻译注释是什么?
- 4、求三国演义注解
- 5、三国志的宋·裴松之注是什么来的?跟陈寿的三国志是不是一样的?
三国演义第一回新词注释
你好!
第一回的前面注释版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打鱼人。]樵[qiáo,砍柴人。]江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本词作者为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调寄临江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中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刘邦做亭长时,往郦山押送劳工,劳工大多在路上死亡,到了丰西泽中,将劳工放走,结果只有十来个壮士愿意跟随刘邦。夜中,刘邦喝醉了酒,令一人前行,前行者回报道,前面有一条大蛇阻挡在路上。刘邦正在酒意朦胧之中,似乎什么也不怕,说:是壮士的跟我来!勇往直前,挥剑将挡路大白蛇斩为两段,路开通了,走数里,邦倒头就睡。有一老妇人在蛇被杀死的地方哭,有人问原因,老妇人说,有人将我子杀死;又问,何以见得你儿子被杀?我儿就是化成为蛇的白帝子(代指秦朝),因挡在路上被赤帝子(代指汉朝)所斩。后来有人将此事告诉刘邦,刘邦听后颇为自负。]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西汉经历王莽、更始之乱后,汉景帝后裔刘秀逐渐发展起了自己的势力,并于更始三年(公元25)夏,在鄗县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乡内)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改鄗为高邑,次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之后指挥军队镇压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传至献帝[刘协,178-220在位。],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dài,大概,恐怕。]始于桓[刘志,147-167在位。]、灵[刘宏,168-189在位。]二帝。桓帝禁锢善类[禁锢,禁止人做官或参加政治活动;善类,好人,指当时反对宦官专权的士大夫。],崇信宦官[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宦”,星座之名,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因用以为帝王近幸者的名称。又称阉狗、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阉竖等。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他们入宫之后,多数处于奴仆地位,仅少数身在帝王之侧,蒙受重信,权倾一时。]。及桓帝崩[死,古代帝王或王后的死叫“崩”。],灵帝即位,大将军[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事实上多由贵戚担任,掌握政权,职位甚高。汉武帝时以大司马为大将军所兼官号,其后霍光、王凤等均以大司马、大将军预闻政事,为中朝官领袖。亦有在大将军之上冠以称号者,如骠骑大将军之类。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至南北朝时,大臣秉政,多加以“大将军”之号,最高军职,三军最高统帅,夏侯惇、姜维、朱然都曾任此职。]窦武、太傅[官名,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位高于三公,称上公,正一品,位在三公之上。]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不正当地使用。]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官名,亦作涓人。《汉书·曹参传》载:“高祖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颜师古注:“中涓,亲近之臣,若谒者、舍人之类。涓,洁也,言其在内主知洁清洒扫之事,盖亲近左右也”。后世一般用作宦官之代称。]自此愈横。 建宁[灵帝年号,168—172。]二年四月望日[169年4月15日。] ,帝[灵帝。]御温德殿[汉帝举行朝会大典的地方。] 。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飞。将,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趋向或进行,在现代汉语已不多见,仅有一些方言里存在。]下来,蟠[pán,盘曲地伏着。]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171年。]二月,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曾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史上有:洛邑、雒邑、雒阳、成周、新大邑、神都、雒京、中京等多个名称。]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汉灵帝年号,178—184。],雌鸡化雄。六月朔[初一。] ,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汉宫殿名。司马贞索隐引《汉武故事》:“玉堂基与未央前殿等,去地十二丈。”] ;五原山岸[五原山,郡名,属并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岸,本指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这里引申为山脚。],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灵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官名。属于光禄勋,秩为比六百石,负责顾问应对。]蔡邕[蔡邕(yōng),字伯喈,开封陈留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就是后面蔡琰的父亲。]上疏,以为蜺堕鸡化[蜺,ní,副虹,古人认为色彩鲜明的内环叫虹,代表雄性;色彩暗淡的外环叫蜺,代表雌性;正常的虹外圈为霓,内圈为虹;这里所说的“霓堕”,是指霓进内圈。鸡化,雌鸡化雄。],乃妇寺干政[妇,指皇太后、皇后、皇帝乳母之类,寺,寺人,侍人,指宦官。干政,干预政事。]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xū。]、段珪[guī。] 、曹节、侯览、蹇[jiǎn。]硕、程旷、夏恽[yùn。]、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朋比:依附,互相勾结。],号为“十常侍[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时巨鹿郡[冀州巨鹿郡,治廮陶,今河北宁晋县南。非今天巨鹿县。]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但一年生草本的藜草,长成拐杖,也就是仙人能办得到。估计就是指用奇形怪状的木料制作的手杖。] ,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传布君命,教化百姓。],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要解释此人,先介绍庄子。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哲学为“老庄哲学”:“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被称为“南华真经”。作者将其名号假托仙人,表达的也许是对老庄思想的一种尊崇。]也。”言讫[终了,完毕。],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汉灵帝年号,184—190。]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道教名词。道教常常在黄色纸、帛上书写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或图形,用它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叫做符箓;又常常要将符箓烧于水中,以为饮之可以疗病,叫做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这里专指太平道各教团组织的首领。],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东汉黄巾军预言。 “苍天”暗示东汉政权,“黄天”指太平道的天下,甲子指公元184年。]”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东汉其实有一部十三州:(1)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地区;(2)幽州:分置涿郡、代、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等十郡一国,下辖69县,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3)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钜鹿、常山、博陵、渤海、河间、清河、赵国、中山国等九郡二国,下辖123县,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4)并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六郡,下辖44县,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5)青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平原等七郡,下辖62县,今山东省与辽宁省辽河以东之境;(6)兖州:分置东郡、济阴、山阳、泰山、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等四郡四国,下辖71县,今山东省西界与河南省东北;(7)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今河南省;(8)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9)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武都、阴平等十二郡,下辖70县,今陕西省、甘肃省东部;(10)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辖44县,今甘肃省;(11)荆州:南阳、南乡、江夏、襄阳、南郡、武陵、长沙、零陵、贵阳等九郡167县,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12)益州:分置蜀郡、犍为、朱提、越隽、牂柯、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等十三郡,下辖146县,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13)扬州:九江、庐江、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章、庐陵、庐陵南部等七郡160县,今江苏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数省之地;(14)交州:分置交趾、九真、日南、南海、苍梧、合蒲、珠崖、郁林、桂林、等九郡,下辖104县,今广西、广东二省与越南国。]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jī,怀抱着,带着。]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车马疾行。]书[书信。]报[报告。]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古代皇帝居处称禁中,政府长官办公的地方叫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有关。]人下狱。 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郑重地宣告。]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mí,溃散。] 。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官名。光禄勋属官。秩比二千石,三国时为四品或五品。]卢植、皇甫嵩、朱儁[jùn。],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此处的官职称呼有误。当时州的最高长官为刺史或牧,郡的长官才叫太守。应改为“幽州刺史”。刘焉,字君郎。],乃江夏竟陵[荆州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氏,汉鲁恭王[即刘余,汉景帝之子,封鲁王,谥号“恭”。]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邹[zōu。]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赞同他的意见。然,以为……然,以为……正确。],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古人一尺相当于今天的七八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生卒年不详。是汉景帝的庶子,被封为中山王。不过问朝政,光儿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之后,汉景帝阁下[这里是对汉景帝的尊称,后演变为对人的敬称。]玄孙[孙子的孙子。],姓刘名备[161—223年。],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爵位名。秦、两汉、魏、晋置,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禄于乡、亭者称为乡侯、亭侯。亭为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大致上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后坐酎金失侯[刘贞因为所献酎金数量与成色违反规定,而被削去侯爵。坐,因为;酎,zhòu,古代诸侯向皇帝交纳的贡金,作祭祀用。],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父刘弘。弘曾举孝廉[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科目,孝指孝顺父母的男子,廉是办事廉正的官吏。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侍奉。]母至孝;家贫,贩屦[jù,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枝叶茂盛,生气蓬勃。]如车盖[古代做官人车上设有遮幔,形状像伞,叫做车盖。]。相者[旧指以相术供职或为业的人。]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对……感到惊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jǐ,资助。]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郑玄,127—200,经学大师。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博通今、古文经学、精于天文历算。]、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少与郑玄师从马融,通古今学,为当时大儒,著《尚书章句》、《三礼解诂》。],与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献帝年间占据幽州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瓒,zàn。]等为友
和《水经注》、《三国志》注合称为三大注的是什么注?
有把裴松之注《三国志》、刘孝标注《世说新语》、郦道元注《水经》放在一起叫做“三大名注”的说法。
另一说“三大名注”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唐李善的《文选注》。
什么是“四大名注”——三国世说,水经文选
“注”是注释体例之一。其中有四部,不论从文学史还是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分别是:
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
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
北魏郦道元注《水经》
唐李善注《文选》
这个说法出自钱穆先生的《中国史学名著》,流传最广。(一说是段注说文、郦注水经、刘注世说新语、李注文选)
还有把裴松之注《三国志》、刘孝标注《世说新语》、郦道元注《水经》放在一起叫做“三大名注”的说法。
另一说“三大名注”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唐李善的《文选注》。
一、裴松之注《三国志》
陈寿撰写的《三国志》有些地方过于简略,有些地方甚至是故意地歪曲历史。晋以下一百三十余年,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的宋文帝已经发觉了这个不足,于是命中书侍郎裴松之进行增补、注解、纠错。裴松之收集了大量的史料,最可贵的是他并没有武断地进行取舍,而是把存疑、矛盾的地方“并皆抄纳,以备异闻”(裴《上三国志注表》)。
二、刘孝标注《世说新语》
刘孝标名峻,南朝梁时人。他的注为《世说新语》漫画式的描写补充了很多翔实的背景资料。以德行第一的第一段为例: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1)为豫章太守,(2)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3)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五式商容之闾,席不暇煗。(4)吾之礼贤,有何不可?(5)
注1:《汝南先贤传》曰: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有室荒芜不扫除,曰:大丈夫当为国家扫天下。值汉桓之末,阉竖用事,外戚豪横,乃拜太傅,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反为所害。
注2:《海内先贤传》曰:蕃为尚书,以忠正忤贵戚,不得在台,迁豫章太守。
注3:谢承《后汉书》曰:徐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前后为诸公所辟,虽不就,及其死,万里赴吊。常豫炙鸡一只,以绵渍酒中,曝干以裹鸡,径到所赴冢隧外,以水渍绵,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酹酒毕,留谒即去,不见丧主。
注4:许叔重曰:商容,殷之贤人,老子师也。车上跽曰式。
注5:袁宏《汉纪》曰:蕃在豫章,为穉独设一榻,去则悬之 。见礼如此。
三、郦道元注《水经》
现在我们能找到的《水经》和《水经注》注的那本《水经》并不是同一部著作。按照时间顺序来说就清楚了: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有《山海经》这本书吧?其中在《海内东经》的篇末纪录了26条河道的情况,约500余字,后人把这一段摘出来,称为《水经》,这就是较早的一部——秦《水经》。
后来汉代涌现了一批水利专家,终于在汉末形成了一部专著——汉《水经》,也就是郦道元作注的那一本了。汉《水经》纪录的河流有一百三十七条之多,为郦注奠定了基础。不过汉《水经》已经散佚,找不到原书了,而且郦注中没有提及作者,只能从《水经注》里看到其中的一百二十三篇了。
不论秦《水经》还是汉《水经》,记述都极为简略,而且以水文地理为主。而郦注中则涉及了更为广泛的知识,例如土壤矿藏、农业水利、地理变迁、历史故事、碑刻题记等等。
四、李善注《文选》
李善是唐高宗时人,为了注《文选》他引用了大量古籍,虽然《文选》并非赖李注而流传至今,但李注《文选》对于保存其他古籍贡献非小。
三国志全文及翻译注释是什么?
三国志全文及翻译注释是如下:
建安四年,孙权跟从孙策征讨庐江太守刘勋。
刘勋被打败后,又进军沙羡征讨黄祖。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把军国大事交给孙权,孙权的悲痛还没有停止。
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这难道是哭泣的时候吗?古时周公立的丧礼就连他儿子伯禽也没遵守,并不是他违逆父训,只是由于当时不能按丧礼办事罢了。
况且现在奸诈之徒竞相角逐争斗,像豺狼那样的人充满道路,你却哀痛死去的兄长,顾念丧礼,这就像打开门户招引盗贼一样,这种行为不能算是仁德啊"。
于是让孙权脱下丧服,扶他上马,外出巡视军队。
这时,孙权只占据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五郡,而边远险要地方还未完全归附,并且天下的英雄豪杰散布在各州郡,做客的士人往往以个人的安危决定去留,君臣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牢固的关系。
张昭、周瑜等人认为可以与孙权一起成就大事业,所以尽心辅佐他。
曹操上表奏封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驻扎在吴郡,孙权派使丞到会稽郡处理日常事务。
对待张昭以太师太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人都被任命为将军。
广招有才能的人,有名望的士人,鲁肃、诸葛瑾等人这时开始做了他的宾客。
分派众将,镇守并安抚山越族,讨伐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
建安七年,孙权的母亲吴氏去世。
建安八年,孙权西征黄祖,击败了他的水军,但城池还未能攻克,而这时后方的山贼又作乱。
孙权撤兵经过豫章,派吕范平定鄱阳,程普讨伐乐安,太史慈统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都做了军政任务繁重的各县县令或县长。
建安九年,孙权的弟弟丹杨太守孙翊被随从杀害,孙权任堂兄孙x接替孙翊的职位。
建安十年,孙权派贺齐讨伐上饶,分上饶部分地区为建平县。
建安十二年,孙权西征黄祖,俘获了他的民众后撤军。
《三国志》文言文原文:
建安四年,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
勋破,进讨黄祖于沙羡。
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
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
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辅事焉。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
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七年,权母吴氏薨。
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
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为剧县令长。
九年,权弟丹杨太守翊为左右所害,以从兄瑜代翊。
十年,权使贺齐讨上饶,分为建平县。
十二年,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
求三国演义注解
赏析
曹操立下遗嘱,不久与世长辞。时年66岁。后人有《邺中歌》,以高度凝练的笔墨述说了曹操的一生。诗作者读懂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复杂的性格。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恰如冥飞《古今小说评林》:“书中写曹操,有使人爱慕处,如刺董卓,赎文姬等事是也;有使人痛恨处,如杀董妃,弑伏后等事是也;有使人敬佩处,如哭郭嘉,祭典韦,以愧励众谋士及众将,借督粮官之头,以止军人之谤等事是也。有曹操之机警处,狠毒处,变诈处,均有过人者;即其豪迈处,风雅处,
亦有非常人之所能及者,。盖煮酒论英雄及横槊赋诗等事,皆其独有千古也。”
“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
这联诗概论曹操勃兴。曹操攻破袁绍后,以邺城为都城。邺城是魏都治所,因此曹操进位魏公,魏王,以及曹丕建国号魏,皆本于此。左思《三都赋 魏都赋》说:“兆朕振古,萌柢畴昔,藏气谶纬,閟象竹帛。迥时世而渊默,应期运而光赫。暨圣武之龙飞,肇受命而光宅。”意思是:祥瑞的兆头早已显现,魏都之嘉兆本于往古。气数存在谶纬之内,预兆藏于竹帛之中。经过悠远的沉静,终于应运而大放光辉。到了魏武帝时代,始受天命而一统四方。地灵人杰。
“雄谋韵事与文心。”
曹操凭借自己的文才武略,独立不倚,豪爽诙谐,多谋善断,吸引了大批人才,以曹洪,曹仁,曹休,夏侯敦,夏侯渊,夏侯尚等一批世家子弟为骨干,武有张辽,乐进,张郃,徐晃,典韦,文聘,庞德等上将,文有荀彧,郭嘉,贾诩,钟繇,华歆,刘烨等谋臣,还汇聚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建安文士,人才济济,昭炳日月。这是他在群雄竞争中事业发展,以少胜多,由弱转强的基本。曹操出身并不高贵,但其英雄气质,豪气夺人,刚而凌下。
“出没岂随人眼底?”
曹操是一代天骄,“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以雄才大略,赫赫功绩,狡诈权变,残忍自私,雄中有奸,奸中有雄,奸和雄总是互相交合着,“遗臭流芳本一身”,构成了曹操活生生的性格。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
曹操定邺城为王都,铸金虎,铜雀,冰井三台,飞阁凌空,层楼承天,浮桥相通,既起伏有致,变化多端,又互为一体,气势宏伟。不仅楼阁亭台大有皇家风貌,而且魏都还设置百官。名义是汉家天子之臣下,而实权凌驾于皇帝之上。“安有斯人不作逆”可毕竟曹操没有当皇帝,“小不为霸大不王”,无论权势大小,既不做霸主,也不做皇帝,他曾表示:”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
此诗前半部分从整体上该概括了曹操一生的气质,性格,才能和功业,突然笔触一转:
“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
此二联落笔在他临死之前,两个细节上:一是“向帐”: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并序》所记:曹操临终对季豹说:“吾婕妤伎人,皆著铜爵(雀)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穗帐、朝晡上脯之属,月朝十五,辄向帐作伎,汝等时登台,望吾西陵墓田。”另一是“分香”:“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且嘱曰:“吾死以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这便是诗中所说的“向帐”和“分香”两件事。此诗前一部分大开大阖,写曹操大雄大奸;后一部分集中一点,写曹操小情小意,临死流露出普通人的儿女情感。
对后一点人们多有议论,元 马致远《庆东原》一曲说:“夸才智,曹孟德,分香买履纯狐媚。”宋 刘子翚《过邺中》诗说:“遗恨分香怜晚节,胜游飞盖尚高情。”不管人们如何评论曹操临死流露出的这一情感,是真是假,是美是丑,往往说不清。因为人们总是习惯用一种模式去衡量大人物,其实伟人也有
世俗的一面,人性,人情的一面。“分香”这一细节的深刻性就在于它刻画了与一代奸雄相联系的另一面,这才是曹操,一个完整的曹操。
此诗的最后,笔锋一转,对后人说:“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古人何谓“书生气”不可知,以我们今天的认识来看,“书生气”是指死板,僵化,教条,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分出必然和偶然,仿佛偶然一定要反映必然,必然也一定要蕴涵在偶然之中,其实假象,巧合也是偶然的东西,并不一
定都是必然的反映。“分香”虽是曹操的举止,但这不一定就是奸雄本质的暴露,也许就是特定场合下人之常情的流露,何用深究。
(本文摘自《三国演义诗词鉴赏》郑铁生 著 新华出版社 本人上传时为了楼主阅读方便略有改动)
三国志的宋·裴松之注是什么来的?跟陈寿的三国志是不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
陈寿是初步编纂的,依据自己在蜀国的经历和魏国吴国自己的史书写的
而裴松之是南朝人,他结合了晋朝的很多史书自己做注,和原文是分开的,现在看到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解要比原文多多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解是相辅相成难解难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