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三国忠臣典型(梦三国人物)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杀有那些武将适合当忠臣?
1.孙尚香:基友遍天下的香香作为忠臣还是不错的选择。配合卖血的主公是很暴力的。别说春华主……
结姻:这个技能绝对是成为一个好忠臣的根本。无条件拉仇恨,配合卖血主卖血忠 都是很不错的。在不弄死香香的情况下 想弄死主公,是很困难的。因为结姻技能的存在,也让她存活能力得到提高。
枭姬:有包养的时候有很强的爆发能力,即使没有包养,偶尔的换装也能提供足够的牌去结姻。香香爆发一起来也是很恐怖的。AK突突死的不计其数把。
2.张郃:巧变:应该是唯一一个一个技能贯穿4个阶段的。张郃作为忠 ,感觉巧变3是最好的辅助技能,巧变2发生频率应该最高,虽然不如辽神突袭简单明了,但是也是很不错的。巧变3控制距离,控制关键的判定牌,一个白银能玩半天有木有啊……而且通过前期装备累积,不至于过早的阵亡,而巧变在被控制的情况下也能进行输出,配合巧变3能达到一个不错的效果,而巧变4在被集火打到残血的时候 通过回合外更多的手牌获得更大的机会。贯穿4个阶段,强度都很不错,不愧料敌机先……对手牌需求量过大或许是唯一的短板把
3.张昭张宏:直谏:装备更合理的利用了,给队友提供只够的攻击距离和防御。一人一个盾 很有爱有木有,一人一把刀,很暴力有木有。这其实不算什么……给张角弄个红色+1马。给姜维+1的……很欢乐有木有、给小诸葛弄个藤甲好不好啊。给于禁……算了不黑他了……而且没一次发动技能都能获得一张牌,也有一定刷牌的能力的。
固政:感觉这个是二张的核心技能给队友更多手牌的支援。而且通过队友的配合可以获得跟多给自己保命的牌、让他的存活能力得到不错的提高。在军争场里,二张作为核心的打法也是很不错的。
听说二张尤其喜欢托管和逃跑的少年 有木有啊。
4.鲁肃:好施:4牌的过牌量即可以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牌累积装备也能给牌少的队友提供支援好施技能也为其核心技能提供足够手牌。
缔盟:撸主感觉这技能有点太霸道了。比起吴国太的换装备。这换手牌个直接一些,也更暴力一些。配合上刘备主公……那就撸光你们的节奏啊。
作为忠,鲁肃的嘲讽能力不是盖的。但只要活过3轮,基本上游戏就可以结束仂。其实鲁肃比较吃位置的,一个好的位置 比一手好牌更重要。
5.荀彧:驱虎:这技能真心强。进可攻,退可守。攻击可以让荀彧成为一个不错的2刀流。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卖血武将比起来。荀彧的卖血可以更加主动。
节命:不说刘备荀彧基情无限随便一个主公都有4血的。一下补满真心不是盖的。
在主公强势的局面里,荀彧可以辅助主公,在主公辅助的情况下可以攻击。无论什么主,荀彧都是一个好忠臣。
大爱: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 我,永不背弃。
关于《红楼梦》《三国演义》人物分析(人物尽量要全分析到位详略得当比较实用,网址也行原因:本人为了高考
董卓被称为大奸贼,来自西凉,吕布被他收为义子,后王允设美人计,使吕布背叛董卓,并杀了董卓。袁绍、公孙瓒、曹操、孙坚在当时是各路诸侯,在董卓做乱时有十八镇诸侯伐董卓,袁绍为首领。
刘表是荆州的城主也是汉室亲戚;刘备在之前无名无职,后被尊为皇叔;而关羽、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
王司徒是吕布的第一个义父,结果被董卓用计害了,还是被吕布所杀。
刘关张是桃园结义兄弟,刘备是高祖皇帝的后代,也就是说是汉献帝的叔父。刘禅是刘备的儿子。关兴,关索是关羽的亲儿子,而关平是他的干儿子。张包是张飞的儿子。
曹操的儿子有丕、彰、植、熊。
孙权是孙策的弟弟,他们是孙坚的儿子。
孙权和周俞是连襟。 曹操是夏侯渊的族兄,夏侯渊的侄女被张飞抢去做老婆,生了个儿子嫁给刘备的儿子阿斗。而孙权又是刘备的大舅哥。总之,三国就是一帮亲戚之间的斗争!
《红楼梦》
1、风流婉转林黛玉
大观园美女之TOP,无疑是黛玉。我知道立即有人举手反对,因为林黛玉型美女在今日已不受欢迎,甚至书中也从未说过黛玉最美,倒是称赞宝钗“容貌丰美,人人都说黛玉不及”。不过莫让作者骗了,红楼梦很多笔墨都是狡猾异常的。
书中凡描写黛玉之处,笔墨最是空灵,无不尽力模拟其“态”之美。事实上,作者从来未把她的五官和身段一一写来。即使是她刚出场亮相,用了一段铺排渲染(这种古典长篇的俗套,红楼梦中极少),给我们留下印象的始终只有她的眉眼。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即使这样的细笔描写,你也依旧不能明确黛玉的眉毛是小山眉还是新月眉,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而这对黛玉的美似乎毫无影响。
贾府众人眼中看去:“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对黛玉始终是一个“态度”,美而不明确的“态度”。试想十九回静日玉生香,何等旖旎的一段文字,黛玉之一颦一笑,不是第一等美人如何使得!此类文字,书中太多,只能略举几处。
一是二十六回末,黛玉到怡红院吃了闭门羹,误解了宝玉:
……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此不就是诗化了的“沉鱼落雁”吗?
一是二十七回葬花。葬花这一日是芒种节,也就是送花神的日子。前面先勾染了一下气氛,远远拉开,缓缓写来,直到回末才有宝玉:
……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便把那花兜了起来。 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
听到黛玉泣诵葬花词,宝玉“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此节实兼写二人,虽无多一语及黛玉,但宝玉不觉恸倒于“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之处,正极写黛玉一哭之凄美。
又,第十六回,林如海死,黛玉奔丧回家,宝玉迎接,“心中品度黛玉,越发出落的超逸了。”须知此时黛玉是一身重孝,通体素白,又在悲戚之中,何等可怜可爱。雪芹也不明言,只用“超逸”两字,叫你自己想去就是。
然而要证明黛玉之美,不能单从宝玉眼睛里面看去。他自然认为黛玉最美的。那就换双眼睛来看看吧。鲁迅先生有句妙语,说贾府的焦大定然不会爱上林妹妹。其实不然,焦大们喜欢的美女类型只会是林妹妹而不会是林之孝家的。那道理,就如《渴望》里面刘慧芳喜欢王沪生而不会喜欢宋大成一样。
换谁的眼睛呢?呆霸王薛蟠。二十五回逢五鬼,宝玉凤姐忽然病倒,大观园中乱成一团。
……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这段文字,在程本中被尽数删去了。大约程、高两位老先生觉得在紧要关头来游戏笔墨,太油滑了;又觉得猥亵,唐突了黛玉。但,妙处恰在这。好色的呆霸王,哪懂得什么性灵之美啊,可是只论皮相,他也能一眼认定黛玉好看。黛玉是一等一的美女,还用说吗?
风流婉转四个字,正可以形容黛玉。又,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形容可卿“风流袅娜,又似黛玉”。
六十二回,探春谈及大家生日,说独独二月里没有。袭人立即说:“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不要小看这一句话,包含了很多信息。第一,探春精明能干,人人生日皆随口报出,独独遗漏了黛玉。可见,黛玉来贾家多年,从来没有郑重庆贺过一次生日,否则探春不会没有印象。和熙凤、宝钗贺生辰的文字参照一下,冷暖自知。第二,袭人深恶黛玉,最怕她嫁给宝玉,内心排斥之情已在“不是咱家的人”一语中流露无遗。黛玉纵然孤栖,也是贾府外孙,按当时标准,比宝钗与贾府的亲属关系还更近呢。她住贾府,怎么也比宝钗更理所应当。探春提到宝钗时都没感觉“不是咱家的人”,袭人却恶毒地特别指出这一点。第三,这是书中唯一一次指明黛玉生日。农历二月十二日,乃是花朝节——百花之神的生日。有人很困惑为什么安排袭人和黛玉同生日。其实,袭人姓花。让她和黛玉同生日,就是为了提示花朝节。作者心目之中,大观园的百花之神,正是黛玉啊。
又,潇湘馆,宝玉本题作“有凤来仪”,是“颂圣”,指元春省亲的。元春为了低调,赐名潇湘馆。门前翠竹竿竿,凤尾森森,龙吟细细,黛玉居于此间,不是把黛玉比作凤凰么?黛玉号“潇湘妃子”,又是把黛玉比拟于娥、英这对神女。
总之,作者明里不说黛玉最美,甚至还挑剔黛玉不够美,暗地里却把一切最美丽的字眼,奉献在她身上。他描写黛玉实在煞费苦心,又要骗人上当,又怕人上当。现代人比较功利,喜欢宝钗大约是远胜过黛玉。但是红楼梦问世后,早先一百多年间,读者受骗上当的却不多,推崇黛玉的还是远远多于宝钗。
2、名士风流史湘云
湘云是红楼中呼声甚高的人物。自此书面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在很多读者心目中,甚至超过“双峰并立,二水分流”的宝钗和黛玉。原因很简单,黛玉多思,宝钗多谋,都属于“比较麻烦”的女孩子,和她们相处久了,不免累得慌。而“憨”湘云呢,磊落豁达,胸无城府,最易相与,自然受欢迎。
湘云出场甚是仓促,甚至没有好好交待一下她的来历。我们只知道她是史鼎的侄女,贾母的侄孙女。虽然家世显赫,却业已式微;更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书中对湘云外貌亦不刻画五官而重其神采。
湘云年龄甚小。书中对她第一次外形的描写,却是在床上。
……只见他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一面说,一面轻轻的替他盖上……
书中此类“床上镜头”,每令人忍俊不禁。盖场景极诱惑,而小说人物和读者却丝毫不察,因笔墨极天真的缘故。比如宝玉闯入闺房,本礼法所禁。双美共卧,湘云的姿态实是撩人,但是宝玉偏偏一毫意淫也无。湘云“一弯雪白的膀子”只有淘气的意味,没有性的意味,比较宝钗的“雪白的膀子”大是不同。由此可知湘云的皮肤很白。但彼时贵族小姐大抵如此,也不算特出。
让读者感受湘云之美貌的则是六十二回醉卧芍药裀:
……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去,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
这时候,湘云嘴里还一边迷迷糊糊喊着酒令呢!
有这幅动人的花间沉醉图,湘云形象顿时鲜明起来。王蒙大赞这是书中极成功之描写,称湘云为“自然之子”。六十三回寿怡红,湘云抽到的花签是海棠,上书“只恐夜深花睡去”,又借黛玉之口说:“夜深二字,改石凉二字。”提醒回顾前文,正把湘云比成“香梦沉酣”的海棠花。其姿容之盛,仪态之美,堪与黛玉宝钗颉颃。无怪作者安排她在咏白海棠诗时后来居上,白海棠本就是她精神之写照。
湘云最喜欢扮假小子。贾母曾错认湘云为宝玉。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参照画之意境,细加雕琢,笔墨可谓豪华到奢侈,总写群艳,中间最突出的正是湘云:
……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二人一齐踏雪行来。只见众姊妹都在那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独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绒丝的鹤氅;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先笑道:“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湘云笑道:“你们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裉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就是个子高挑,四肢修长,宽肩细腰,正是今日时装模特儿之标准身段。配上那一身别致亮丽的行头,立于雪地之中,湘云之娇俏,可称第一。
湘云和宝玉吃鹿肉,黛玉嘲笑他们,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 ,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作者着力刻画的,正是湘云这种“名士”的派头,于放旷不羁之中,显其妩媚风流。红楼梦中的审美倾向,是向着《世说新语》的时代回归。书中理想人物的身上,莫不体现着对晋人风神的追随。这是对在登峰造极的专制压抑之下趋于破散的人格之美的一种呼唤。
但,我对湘云并非特别的喜爱,原因却也在此。湘云身上模拟的意味太重了,那种名士派头和她的稚气不能水乳交融,可信可亲的程度反而降低。我觉得湘云的形象是越来越有生命力的,在凹晶馆联诗一回开始饱满绽放。可惜也就到了尽头,后四十回她的形象必然会再有一个提升,可惜我们永远都看不到了。续书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苍白模糊的影子。
脂批透露,大观园诸人的生活原型,以湘云最美,黛玉的原型反而比较普通。这一点特别有意思。书中宝玉和黛玉的形象成型最晚,因为寄托着作者的爱和理想,离原型反而是最远的。又,很多探佚派学者都认为后四十回原稿中湘云嫁宝玉,最后又分开了。我觉得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从前八十回看,宝玉和湘云之间,友爱甚笃,然而最没有情爱成分;宝玉对宝钗的肉体颇有艳羡之情,湘云对于他却丝毫不存欲的吸引,这从第二十一回就可以看出来。他们之间纯是好兄弟好朋友的关系。然而造化弄人,贾府事败之后,颠沛流离的宝玉和湘云,偶然相遇,于无可奈何之下互相取暖,又终于被离散,实在是第一等苍凉文字。我不怀疑雪芹生花妙笔会写出这样情节,但是我对学者们用所谓“旧时真本红楼梦”的孤证,或是从书中找到某些文字,硬是附会为湘云嫁宝玉的伏笔,却是嗤之以鼻的。
3、文采精华贾探春
第三回,林黛玉进荣国府,见到了三个姊妹,书中虽未明言,但是谁都能判定写的各是哪一个。其中“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不是探春又是谁?。
六十五回,兴儿嘴里透露出来的消息,探春浑名“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又云“老鸹窝里出凤凰”。话虽粗俗,却也可见探春之美是举家公认的。
以今日之流行审美,探春的鸭蛋脸和窄肩膀有点过时,但是高挑纤秀,细腰长眉,却是现代女孩子都梦寐以求的。至于一双俊眼,是怎么样一个俊法,就要你自己想象了。王观词云:“水是眼波横”,“媚”成分的多,“俊”的成分少。而探春之“顾盼神飞”,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信果敢之气。
探春和凤姐身上有着这个没落贵族之家最缺乏的生命力,一种“豹子的精神”。但探春比凤姐更美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海棠社结社缘起,她写给宝玉的那封信,可不就深得晋人风流。探春之气质极似谢道蕴,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养育得出几个谢道蕴呢?“文采精华,见之忘俗”,是探春的确评。
脂批说贾府事败之日,“此人若在,诸子孙当不至流离也。”这个评语非同小可,试想,在树倒猢狲散之际,寄望于一个闺中女子来使子孙免于零落,批书人和作者对她是何等赞赏。
探春心志高远,无奈,她生错了时代。她的花签诗是“瑶池仙品”的杏花,诗曰“日边红杏倚云栽”,又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很多研究者指出,探春的结局是远嫁海外,甚至成为某藩王的王妃。她曾经哀叹:“但凡我是个男人,早就走出去了。”最后,她是走出了这个叫她彻底失望的家,但是,走,能走到哪去呢?还不是只能走进另一个男人的庇护之下,只留得一曲凄凄惨惨的《分骨肉》,叫人不胜唏嘘。
今日探春一定酷似亦舒笔下她自己最欣赏的那类女主人公。年轻貌美,却不以美貌为食,坐镇中环豪华办公室,叱咤风云,业绩超然,同行男士闻之色变;品味一流,穿着奢华却低调,假期飞巴黎对她们已算是老土……只是今日之探春也和当年之探春一样难脱尴尬境地,无他,太过优秀了,没有男人配得起她们。不屑攀附豪门,又不能屈就寒士,同阶级的男人则庸俗无趣。只好高贵而落寞的微笑着,等待天降奇缘来打开她们的心扉。好在她们很懂得爱护自己,永远青春不老,靓丽如昔,和狐媚子的歌后影星一起托起城市的光彩。
4.妙玉
妙玉虽自称是“槛外人”,但实际上她并未能迈出尘世的门槛儿。她的师父临寂时曾劝她留在京城,说到时候自然会有她的结果,而妙玉等来的结果却是被强人劫持受辱。这是她预言不灵呢,还是妙玉修行未到家呢?
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这使她秉承了一种雅洁之气;但她的身世又是不幸的,出家之后,父母俱亡,为睹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她随师从苏州到了京城。贾府为元春归省聘买尼姑,她才被请到了贾府的栊翠庵。这使她与贾府的公子小姐有机会生出俗缘。
从禀性上说,妙玉是个极其高洁的女尼,仅看喝茶的方式即可证明:妙玉沏茶用的水是从梅花上收的雪溶化的;刘老老用她的杯子尝了口茶,她便嫌脏弃掷;到惜春处闲坐,她竟自己带上茶具。由此观之,妙玉的行为也确实不入俗人的眼。
贾府里与妙玉性情相投的有四人:一个是邢岫烟,一个是惜春,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玉。但是这四人也并非全是与妙玉相契无间。邢岫烟幼时曾妙玉识字,妙玉与岫烟交往,多半是出于师生之谊,未必真心推重岫烟。惜春虽与妙玉有共同的语言,但惜春身上多的是烟火气,少的是灵气。妙玉与她在一起谈经论佛可以,但要进行心灵交流,妙玉恐怕还认为惜春差一截。黛玉本是一个高洁孤僻之人,可妙玉的高洁与孤僻又胜黛玉三分,以致黛玉也有了远妙玉之意;如果说宝玉对黛玉还有一种俗情的话,那么他对妙玉有都不敢有这种感情,此情即使偶一闪念,他也会视为罪过,他对妙玉有的只是一种敬重之情。这样看来,宝玉对妙玉的疏远,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正值青春芳龄的妙玉,在需要朋友的年龄周围却没有一个朋友,她独守静庵,心中孤苦可知。
说她孤苦,是因为她心中尘念未绝。尘念未绝,宝玉过生日,她才送去贺帖;宝玉到她庵中吃茶,她才递过了自己的杯子;与宝玉闲谈,她才免不了耳热心跳。她庵里的梅花,别人要不来,宝玉一讨即得……“云空未必空”,妙玉到底还做不到一了百了。
“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妙玉超乎寻常的高洁,使她隔绝了与世人的心灵交流。她的雅洁,并不为尘世所容,所以曹雪芹给她设计了个“金玉之质终陷泥淖”的命运。
在《三国演义》的教学和研究中,有一个习惯性的错误:说《演义》“总共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建国以来出版的几种比较权威的文学史、小说史,大多如此叙述;直到最近出版的一些文学史、小说史、辞典,仍然沿袭此说。以讹传讹,实不可不辨。
所谓“《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个人物”的说法,其实源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那份《三国志宗僚》。但这里却包含一连串的错误:
第一,《三国志宗僚》共列508人,以往的学者们并未仔细点数,只是约莫估计一下,便提出“四百多个人物”之说,即使是对《三国志宗僚》而言,也是不准确的。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三国志宗僚》大致抄录自陈寿《三国志》目录(包括纪、传和附传),其中一些人物,如蜀汉方面的杨戏、诸葛乔、陈祗、卫继、常播,曹魏方面的袁涣、张范、凉茂、国渊、徐奕、何夔、邢颙、鲍勋、司马芝、温恢、郑浑、仓慈、阎温,东吴方面的孙虑、孙霸、孙奋、士燮、贺齐、钟离牧、是仪、胡综等等,根本就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
第三,同样重要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也根本没有列入《三国志宗僚》,如蜀汉方面的陈式、邓良、樊建、费观、高翔、胡济,曹魏方面的陈骞、陈泰、邓敦、丁斐、董寻、郝昭、桓嘉、蒋干,东吴方面的乔国老、大乔、小乔、丁封、全端、全怿、沈莹、张布、张悌、赵咨,其它政治集团的何进、皇甫嵩、韩馥、张济、樊稠、韩暹、杨奉等等,都是如此;至于《三国演义》虚构的许多人物,当然更不可能列入《三国志宗僚》。
由此可见,所谓“《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个人物”之说乃是粗枝大叶的产物,完全是错误的。
那么,《三国演义》究竟写了多少人物呢?我在《三国演义辞典》(巴蜀书社出版)的《人物》部分总共列出1258个辞条;除去28个互见条目(如“阿斗”、“后主”、“先主”等), 实际介绍《演义》写到的人物总共1230个。这些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有姓有名,总计大约1000人;极少数没有姓名者,也与其它人物有明确的亲属关系(如“司马昭妻”、“董卓之母”、“徐庶之母”等)。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某些没有姓名的过场人物,如那位因敲诈勒索而被张飞鞭打的督邮、水镜庄上那位一见刘备便叫出其姓名的牧童、卧龙冈上那位不耐烦记一长串头衔的清雅小童等等;至于一般的“使者”、“差役”、“军士”、“侍女”之类,更不计算在内。
因此,正确的说法是:《三国演义》一共写了1200多个人物,其中有姓有名的大约1000人,确实是古代小说中写人物最多的巨著。 《红楼梦》
三国时期心系汉室的忠臣们,都做到了哪些事?
自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后,掌握朝廷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决定召地方诸侯进京以图合力对付宦官势力后,本来就风雨飘摇的东汉朝廷从此陷入了万劫不复之中,大汉天子逐渐成为傀儡,先是董卓后是曹操,朝廷大权再也回不到天子手中一直到220年曹丕废汉自立为止。然而即便汉室衰微,天子的尊严荡然无存,但是两汉四百多年江山,汉末三国天下心向汉室的人还是不在少数,今天就说一说其中心系汉室的六大忠臣:关羽榜上有名,其中一人是吕布铁哥们。
杨彪和孔融
曹操之所以杀了孔融和杨彪之子杨修,原因其实不少,孔融再触怒曹操,杨修再恃才傲物,但是无论如何也罪不至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杨彪和孔融都是心向汉室的大汉忠臣,或者说都是曹操野心膨胀之下再进一步的绊脚石。如果说200年官渡之战前的曹操可能还是一心想做大汉忠臣的话,但是到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以及207年彻底平定北方后,曹操已经不满足于做大汉的忠臣了;208年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丞相,九月杀孔融,在此之前孔融旗帜鲜明的反对曹操南下荆州,结合这些来看曹操杀了孔融这位汉室忠臣震慑反对自己的朝中大臣意味相当浓厚。
杨彪出自弘农杨氏,这是一个显赫的家族,杨彪对汉室的忠心犹在孔融之上:董卓迁都时他据理力争;汉献帝东迁时杨彪尽节护主,曹操对杨彪有点忌惮所以在迁都许昌后以杨彪和袁术是亲戚为由将其下狱(当时袁术在淮南称帝),杨彪出狱后闭门谢客,曹丕登基之时想以太尉之职请杨彪出山被他坚决拒绝。
刘虞
汉末几位汉室宗亲中,就属刘虞和汉献帝关系比较近,其他比如刘焉刘表刘备等人都是汉景帝后代隔得比较远,只有刘虞和汉献帝一样是光武帝之后。汉献帝被胁迫迁都长安后,袁绍和韩馥等人想拥立刘虞为帝对抗远在长安的董卓被刘虞拒绝;董卓死后汉献帝“增虞封邑,督六州事”一度成为名义上最有实力的地方诸侯(刘虞当时是幽州牧)。可惜刘虞在和部下公孙瓒的争斗中兵败被杀,汉室也失去了一位肱骨之臣。
张杨
张杨和吕布的关系相当好,当初他和吕布张辽三人一起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效力,吕布被赶出长安之后又被袁术拒绝,被袁绍追杀时收留他的正是河内太守张扬,即便是日后吕布在徐州被曹操围困时,天下诸侯也只有张扬一人选择出兵救援,堪称是吕布的铁哥们。不过比较不为人所知的是张杨其实是一位心向汉室的忠臣:汉献帝东归驻跸安邑时,张杨率兵前往救援;在献帝还都洛阳时张扬又携带粮食路上迎接并护送汉献帝回洛阳。
荀彧
曹操五大谋士之一的荀彧有王佐之才,曹操称其为“吾之子房”,在曹操平定北方的过程中两人配合默契,但是两人之间始终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那就是荀彧心系汉室,当初之所以弃袁绍奔曹操就是认为曹操可以担负起振兴汉室的重责,所以荀彧是尽心尽力辅佐曹操;然而当曹操足够强大时他的野心也日益膨胀,这是荀彧所不能容忍的。终于在212年曹操意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之时,荀彧表示明确反对:“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但是曹操早已羽翼已丰荀彧无力阻止于是郁郁而终,不过《魏氏春秋》有不同说法:“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关羽
关羽心系汉室?恐怕真是如此,关羽熟读春秋,他对汉室的忠心也许还在刘备之上,有一点可以很好证明,关羽投降曹操期间被汉献帝赐封为汉寿亭侯,关羽一直引以为荣;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张飞马超黄忠等人纷纷加官进爵,关羽虽然被刘备封为前将军但是他的爵位始终是汉寿亭侯,一直到关羽死后仍然如此(至于壮缪侯那是刘禅追封的),这当中有刘备是以继承汉室大统自居所以承认汉献帝封的汉寿亭侯的原因在内,但是也有可能是关羽不愿接受刘备对他的加封;演义里甚至还有许田围猎时关羽因为曹操对汉献帝不敬想要斩杀曹操的情节,这些无一不说明关羽对汉室的忠心。
至于其他人比如袁绍袁术兄弟,刘表刘璋包括刘备在内要么就是怀有异心,要么就是开始可能有匡扶汉室之心,等到实力强大起来却是未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