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三国极仙袁绍多少分评价A(梦三国极仙袁小绍)
本文目录一览:
袁绍简介及评价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汝南县)人。为东汉末年割据势力之一,最盛时控有冀州、幽州、并州、青州等河朔四州,官至东汉大将军,成为东汉末年最强盛的势力诸侯,但在官渡之战中惨败给曹操后实力大损且元气大伤,不久便因仓亭之战大败受到重挫与打击,悲愤而亡。
袁绍优柔寡断、外宽内忌且无远见,个性及判断上诸多缺点禁不起真正的挑战,终致大业败亡。
评价:
1、“绍繁多礼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译文:袁绍喜欢摆排场,做什么事都很烦躁,但是主公你做什么事不会拖,非常自然。这一点在乱世中是尤为可贵的,所以主公你比袁绍强。
2、“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
译文:袁绍是违抗大道,但是主公你是受朝廷指派的,名正言顺,所以你胜在道义上。那时候汉朝在很多人心中仍然是正统,天下民心也都归附。
3、“汉朝自桓灵以来,政失以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
译文:汉朝从桓帝、灵帝以来施政太宽,袁绍做事太过仁慈,而主公你施政严猛,这在治理上就胜了。
4、“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
译文:袁绍表面非常宽宏大谅,但是实际内心非常猜忌,但是主公内心还是外表都非常的直爽,用人只看才华,这就在气量上赢了。
5、“绍多谋少决,公得策即行,此谋胜也。”
译文:袁绍此人有很多计谋但是不去实行,优柔寡断,但是主公你得到计谋就去执行,非常干练,这在谋略上就赢了。
扩展资料
袁绍生平轶事典故
1、宝刀思召
袁绍在黎阳时,曾梦见有一神授一宝刀,等醒了之后,宝刀果然在卧所,铭曰思召。袁绍解铭说:“思召,正是一个绍字。 ”
2、任侠放荡
袁绍和曹操少年时都喜欢仿效侠客的作为。他们为了看人家新婚,潜入人家的园中,晚上大叫“小偷来了!”屋里人都出来了,曹操便抽剑劫持新妇,和袁绍往回走,找不着路了,跌到荆棘中,袁绍爬不出来,曹操又大叫:“小偷在这!”袁绍急忙跑了出来,二人才没被抓住。 [92]
袁绍曾经让人晚间用剑刺曹操,第一剑刺往下了,没中,曹操想他再来一剑必定要高,他便紧贴床上,剑果然高了。
3、身世探究
据裴松之注引用《英雄记》曰:“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頉庐六年。礼毕,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
裴松之案:“魏书云‘绍,逢之庶子,出后伯父成’。如此记所言,则似实成所生。夫人追服所生,礼无其文,况于所后而可以行之!二书未详孰是。”
其中“则似实成所生”更为重要,说明并非是袁绍过继给袁成,而就是袁成所生。但是疑问也出来了。既然是袁成所生,为什么还会叫“逢之庶子”?袁绍的弟弟袁术传中说:“(袁术)袁绍从弟也,同父而异母……”
由此可见,袁绍的父亲应为袁逢,而根据“出后伯父成”一句话便可以得出,他的母亲可能“在”袁成家里。因此袁绍的亲生父亲很有可能便是袁逢,但是袁逢或许是和他袁成家中的某位女性成员“野合(不符合伦理的婚姻)”,因为生下了袁绍。或者说袁绍正是袁逢的私生子。
然而袁成并无子孙,所以才默许了袁绍是自己的儿子。而等到袁成死了,袁逢又不好意思真的让自己的兄长绝了后,所以只得与袁绍叔侄相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绍
三国时期的袁绍,是不是被人们严重低估了呢?
汉末三分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凡能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没有谁是简单人物。
作为独霸冀州,雄踞北方的袁绍当然也不是个凡夫俗子。郭嘉评价他“多谋寡断”,曹操认为袁绍“办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那是相对于曹操、刘备这类超级枭雄而言,而其他诸侯,谁能与袁绍相提并论?袁绍的脑袋瓜子绝对不白给。
咱们通过两件事情来分析一下袁绍的能力:1.诛杀十常侍;2.夺取冀州。
一、诛杀十常侍
汉灵帝驾崩后,太子辩少年即皇帝位,屠户何进成为大将军,辅佐朝政,掌握了国家大权。
后宫中新旧势力发生了一些权力争斗,影响到了何进。当时任职司隶校尉的袁绍就给何进出主意,说“中官结党。今日可乘势尽诛之”,劝说何进诛杀阉宦。本来是宫内宦官之间的矛盾,袁绍把何进硬拉扯进宫斗中去。
何进害死了董太后,袁绍又来给他出主意,说阉宦张让、段珪放出流言,“言公鸩杀董后,欲谋大事”,袁绍劝何进趁机彻底诛尽阉宦。何进担心姐姐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就献上计策:“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
曹操不同意,认为这是取乱之策,要除阉宦很容易,“但付一狱吏足矣”,根本没有调集外兵的必要。曹操却遭到何进的批驳。
袁绍这是想干什么?先把何进推入宫斗中,又劝他诛杀阉宦,再诱何进召天下诸侯勤王。一步步将何进推入了不复之地。我们分析,如果朝廷大乱,对谁有利呢?势力最广最大的自然得利最多。这就是袁绍的诡诈之处,在当时的朝廷中,还有谁比四世三公的袁家势力更庞大的呢?
何进被阉宦诱入宫中,袁绍和曹操率领护卫随行,可是何进陷入埋伏被围攻呼救的时候,他们却按兵不动,直到何进被杀,他们才冲了进去,把阉宦们杀了个尽绝。
你们说袁绍这人够不够狠辣?
二、夺取冀州
袁绍是人算不如天算,机关算尽,没有想到让董卓给占了先机,抢先一步夺了朝政大权。袁绍枉费心机,却是一场竹篮打水,当时就和董卓翻了脸,离京而去。
曹操刺董未遂,逃回家乡招兵买马,树起反董大旗,矫诏天下,发动诸侯勤王。邀请十八路诸侯会盟于孟津,共伐董卓。
其实这个时候的袁绍实力很一般,他不过是个渤海太守,地盘又小,钱粮也不足,手底下也没有多少兵,比起袁术、公孙瓒、韩馥来差距很大。但由于他关系网比较广大,被推为盟主。
袁绍成为盟主后,首先让袁术负责管理盟军的后勤补给。当时盟军的进攻路线是韩馥的地盘,韩馥的实力强大,负责为盟军提供给养,而袁绍一开手,就把韩馥的物资管理权剥夺掉了。
大家应该有印象,汜水关之战,西凉猛将华雄连败盟军数阵,无人敢战,袁绍感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那么,这么重要的战事,袁绍都没有将颜良、文丑这样的猛将带在身边,是什么意思呢?颜良、文丑到哪里去了呢?
往后看,我们就能发现,原来袁绍的心思根本就没把会盟讨董当回正事儿,他的精锐部队早在颜良和文丑的率领下“屯兵河内”,目标直指冀州。讨董盟军分裂不久,袁绍就立即行动,在里应外合之下,夺取了冀州。
都说袁绍“多谋寡断”,但真到了关键时刻,那也是绝对豁得出去的。磐河之战,赵云冲阵,直杀到袁绍中军帐前,众人都劝袁绍暂避锋芒,但袁绍怒而拔剑,“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指挥众护卫死战不退,终于挡住了赵云。
所以说,不要小瞧了袁绍,那绝对是个狠角色。只不过他遇到的敌人是曹操而已,整个三分时代,又有谁能与曹操抗衡呢?袁绍死后,曹操亲自到坟前祭拜,“再拜而哭甚哀”,泪洒当场。在曹操的心目中,袁绍是曾经的战友,是曾经的兄弟,也是曾经的对手。斯人已逝,恩仇泯然。我相信,如果坟墓中躺着的是曹操,袁绍也将洒泪而祭,给予他同等的待遇。
相信两位枭雄若在九泉之下相逢,也必是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里的袁绍?
《三国演义》中袁绍的给人的影响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最主要的特点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袁绍的第一次出场是在何进诛杀宦官的时候,当时袁绍还有英雄之气
,他仗剑支持何进,可惜何进防备杀了,袁绍就带领人将宦官2000多人都是杀死。董卓进京之后,袁绍敢于正面抗衡董卓,还是非常有骨气。从袁绍年轻的时候看,他年轻也是意气风发,颇有胆略,但是缺少谋略。
袁绍大放异彩的时候是十八路诸侯会盟的时候,袁绍作为盟主,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实际的组织者是曹操,真正打仗的时候他又嫉贤妒能,不能使所有的诸侯心往一处使,反而是打自己的小算盘。关羽要出征斩杀华雄的时候,因为觉得关羽官职小,丢面子,不让关羽上,后来曹操说话关羽才有机会“温酒斩华雄”。吕布被打败之后,曹操建议大军追击,但是袁绍却不去,最后曹操孤军被董卓的伏兵打败。
从袁绍作为十八路诸侯盟主的情况看,袁绍是依靠自己身世才能担任盟主之位,而在担任盟主的时候小心眼,失去了当年顶撞董卓的那种勇气,相比曹操而言,差距太大。
袁绍与公孙瓒争夺河北的介绍,在《三国演义》中并不多,不过从侧面了解,袁绍是比较无所不用其极,品质有点低劣,最后打败公孙瓒,占领了河北之地。
争夺天下的时候袁绍又一会糊涂、一会清醒,当曹操远征徐州和袁术的时候,吕布都知道偷袭曹操的后方,但是袁绍却找各种理由不去,最终错失好机会。
《三国演义》记载丰曰:“今曹操东征刘玄德,许昌空虚,若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此不易得之机会也,惟明公裁之。”绍曰:“吾亦知此最好,奈我心中恍惚,恐有不利。”丰曰:“何恍惚之有?”绍曰:“五子中惟此子生得最异,倘有疏虞,吾命休矣。”遂决意不肯发兵……田丰以杖击地曰:“遭此难遇之时,乃以婴儿之病,失此机会!大事去矣,可痛惜哉!”跌足长叹而出。
等到曹操实力逐渐壮大,袁绍有莫名的自大起来,然后就发生了官渡之战,当时田丰因为劝诫袁绍不要出兵,就被袁绍下狱,后来袁绍失败不是反思自己过错,而是因为好面子将田丰杀了。后怀疑张郃高览暗通曹操导致二将投曹,部下离心离德,安能不败。
《三国演义》记载官渡大败后田丰说“吾今死矣!”狱吏问曰:“人皆为君喜,君何言死也?”丰曰:“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后官渡败后无颜见田丰“吾不听田丰之言,兵败将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见之耶!”竟然杀了田丰。
袁绍兵败官渡之后,没有反思,要知道当时他拥有四州之地,实力还是非常强大,但是因为败给了曹操,觉得丢面子,最会就气死了。并且没有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造成兄弟内战,给曹操一个个击破的机会。
总体而言对《三国演义》中袁绍的评价是,年轻有英雄之气,会盟时毫无建树,争夺地盘时顺风顺水,争夺北方时昏招尽出,官渡之战时不听忠言,安排后事全凭喜好。
对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写100字的评价 谢谢!
出生名门望族,号称谋士如云,武将如雨,可是生性优柔寡断,总在官渡之战大败;前期比较有正义感(最起码还讨伐董卓了),自从朝廷分封诸侯,袁绍手下能人极多,后来有收了好几员谋士与大将,可谓人才济济,但是袁绍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优柔寡断,没主心骨,整个脑子就是给别人长的,袁绍击败曹操本有两次机会,一次是曹操讨伐刘备时,许攸劝袁绍气息许昌,可袁绍因袁尚病而未去,后来想去时晚了;第二,官渡之战时,许攸劝袁绍奇袭许昌,袁绍又未从,所以,袁绍是不烂的地方的霸主却缺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优柔寡断没有霸气(例:攻打(例:杀不杀刘备的问题);打仗时骄傲轻敌,用人严重不当,对待人才妒贤嫉能(例:战前关了田丰;战时又关了沮授;乌巢屯粮处派了个酒鬼淳于琼,还因此赶走了许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