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客

黑客组织对美国警察发出的警告(警告黑客入侵)

139 hacker 黑客接单网

本文目录一览:

轰动的网络的黑客案有哪些?

1988年,美国芝加哥银行的网络系统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袭击,这名“黑客”通过电脑网络,涂改了银行账目,把7000万美元的巨款转往国外,从而给该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无独有偶,1995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花旗银行遭受了同样的厄运,一名“黑客”使用同样的手法从该银行偷走了40万美元。前不久,英国也发生了一起轰动整个大不列颠岛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电信公司的电脑操作员,通过公司内部的数据库,窃走了英国情报机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及控制中心的电话号码。据说,连梅杰首相的私人电话号码也未能幸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岁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里的电脑,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线路,进入到美军及其部署在其他国家机构的电脑系统中漫游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这名青年说:“我可以进入美国军方电脑网……,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漫游,也可以删除任何属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这位“黑客”才被有关部门查获。在众多引起轰动的网络“黑客”案中,还有一起令美国人至今心有余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之前,前联邦德国的几名学生利用电脑网络,破解了美军密码,并将窃取的美国军事机密卖给了前苏联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国军方震惊不已。上面这些事件说明,随着全球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指挥系统、金融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贸易系统和医疗系统等都将会变得更易受敌对国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说,精于计算机操作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袭击,特别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防系统更是如此。据统计,仅1995年一年,美国空军的计算机网络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袭击,平均每天达14次以上;而作为拥有12万个计算机系统的美国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则在目前以至未来所面临的威胁将会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网络,浏览了里面的一些非绝密信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使巴格达斡旋成功使美国的“沙漠惊雷”没能炸响,而一场对付“黑客”的战争已经在美国打响。

同年,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姆雷向新闻界公布,在过去的两星期里,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网络连续遭到计算机“黑客”系统入侵。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时期,这条消息立即成为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哈姆雷说,“黑客”光顾了11个非保密军事网络,其中包括4个海军计算机网络和7个空军计算机网络,网上有后勤、行政和财务方面的信息。“黑客”们浏览了这些信息后,在网络里安插了一个名为“陷井盖儿”的程序。安插了这个程序,他们以后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自由进出这些网络。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系统遭到“黑客”的袭击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但这次不同于往常。“黑客”们似乎在打擂台,通过入侵这些系统比试高低。哈姆雷说,这是五角大楼迄今发现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网络入侵事件,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发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罢休。

美国加州有一叫圣罗莎的小镇,镇上有一个名叫Netdex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公司。它规模不大,只有3000用户。“黑客”们就是在这儿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总经理比尔·赞恩发现服务操作系统被“黑客”更改了,立即报告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匹茨堡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CERT)。

联邦调查局特工和CERT网络人员经过几星期跟踪调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们本来可以堵上操作系统中的漏洞,但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冒一次险,把门继续敞开“一会儿”。这一敞就是6个星期。

在这6个星期里,来自美国东海岸和旧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一天24小时密切监视着入侵者在网上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清晰地指向美国政府、军队、国家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学的网址。起初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些入侵者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联邦调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踪。2月25日,联邦调查局计算机犯罪侦查小组带着两张搜查证,分乘6辆小汽车,向旧金山以北120公里、仅有5500人的小镇——克洛弗代尔进发。

晚上8时30分左右,一干人马抵达这个青山环抱的小镇。在当地警察的支援下,他们立即包围了一座平房住宅。他们冲进屋内,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忙着入侵五角大楼的非保密计算机网络!

在搜查过程中,镇上的警察封锁了镇中心南边的一条街道。对这座平房的搜查持续了2个小时。随后,他们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这家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也被怀疑参与了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系统。由于这两个男孩的年龄太小,联邦调查局没有逮捕他们,但收缴了他们的计算机、软件和打印机。

去年,这两个男孩一道参加了计算机学习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连计算机专家也感到吃惊。赞恩说,“我们实际上是同他们进行在线战争。我们监视他们,他们也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他们使劲恢复他们的软件文档,快到我们来不及消除这些文档。”

但联邦调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切迹象表明,这些少年“黑客”的后面还有一只“黑手”。

赞恩说,他通过分析注意到几种不同的“黑客”行动方式。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术惊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业余者才会犯的错误。这就是说,有更高级的专家向这些孩子提供入侵计算机网络的工具。他说,“黑客”并不是在键盘上猜你口令的人。他们编写并使用别人计算机的程序。另外,赞思曾收到大量电子邮件垃圾。他说,“这些人行事有条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说这事(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仅仅是几个毛孩子干的,我会感到非常吃惊。肯定还有人,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联邦调查局特工正在积极展开调查,希望找到进一步的线索,揪出那只“黑手”。

在不到一个月之后,以色列警方于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国国防部及以色列议会电脑系统的超级电脑“黑客”。

这名以色列超级电脑“黑客”现年18岁,其网上用户名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发言人琳达·梅纽因说,警方同时还逮捕了另两名18岁的同谋。

“黑客”被捕后,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透露,“分析家”真名为埃胡德·特纳勃。美国司法部长雷诺说,“分析家”的被捕是对所有试图入侵美国电脑系统的“黑客”发出的警告。美国对此类电脑袭击事件十分重视。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这个超级电脑“黑客”展开了调查,并向以方提供情报,最终协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们估计“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日前逮捕的两名加利福尼亚少年的网上导师。美国五角大楼说,这批电脑“黑客”侵袭的对象是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军事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学电脑系统的非机密人员名单及工资表。加州索诺马镇被捕的两名少年中一个称,他已进入了200个美国学院电脑系统。

由于同一系统资源共享,侵袭非机密系统也可能调出机密资料,因此以“分析家”为首的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国国防部大为不安。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汉姆莱说,这是至今五角大楼发现的“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电脑入侵案。

美国电脑专家丹·贾斯帕与加州圣罗萨的一个网络服务商首先发现了这个网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贾斯帕协助美国中央情报局查获了据称是“分析家”指导下的两个加州“黑客”。

被捕后,“分析家”及其同伙被拘押在特拉维夫南郊的贝特亚姆警察局。警方没收了他们的护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网上杂志的采访时称,他入侵电脑系统并不犯法,甚至对侵袭对象“有益无害”。“分析家”说,他经常帮助他侵袭的服务器修补漏洞,他暗示“一个有恶意的‘黑客’所做的则远胜于此。”

至此,海湾战争期间对美国五角大楼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现,使人们对网络系统安全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专门开发对付病毒方法的S&S国际公司的艾伦·所罗门认为:“不论你上多少道锁,总会有人找到办法进去。”美国众院议长纽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人人都可进入的自由流动区——我们最好做好准备,以便应付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对手在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力。”这说明,在未来信息领域的斗争中,网络“黑客”将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敌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难对付也要想办法对付。目前世界各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装密码软件。这种软件是一种由40位信息量组成的程序,可分别为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加密,使用简便,安全性强。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来,这种密码软件接二连三地数次被破译,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软件,也仍被两名对密码学感兴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发现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们已经把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公司能够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钥”,以使人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达到信赖的程度。

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黑客”袭击案例的增多,美军在加强电脑网络防护能力、防止外来“黑客”入侵的同时,又在积极筹建“主动式黑客”部队,即组建一支类似“黑客”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网络战士”,这些“网络战士”将以计算机为武器,用键盘来瘫痪敌人,操纵敌人的媒体,破坏敌人的财源,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目的。

除美国外,目前其他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设。1995年夏天,北约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维和行动权,它进驻波黑后的首项任务就是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通信网络。这个网络在对波黑塞族实施空中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作战计划就是通过这个网络来传送的。但是,随着联网的军用网络节点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为此,参战的北约各国又加紧给这套网络系统加装了“防火墙”和其他数据安全措施。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这柄锋利的双刃剑,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什么是黑客?

黑客的身影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最早的黑客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的几个青少年,他们用破坏新注册的电话系统的行为挑战权威。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最近35年来黑客们的忙碌身影。

本世纪60年代初

装备有巨型计算机的大学校园,比如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始成为黑客们施展拳脚的舞台。最开始,黑客(hacker)这个词只是指那些可以随心所欲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自己意图的计算机高手,没有任何贬义。

70年代初

John Draper发现通过在孩子们用的一种饼干盒里发出哨声,可以制造出精确的音频输入话筒让电话系统开启线路,从而可以借此进行免费的长途通话。Draper后来赢得了"嘎扎上尉"的绰号。整个70年代,Draper因盗用电话线路而多次被捕。

雅皮士社会运动发起了YIPL/TAP杂志(青年国际阵营联盟/技术协助计划)来帮助电话黑客(称为"phreaks",即电话线路盗用者)进行免费的长途通话。

加利福尼亚Homebrew电脑俱乐部的两名成员开始制做"蓝盒子",并用这种装置侵入电话系统。这两名成员一个绰号"伯克利蓝"(即Steve Jobs),另一个绰号"橡树皮"(即Steve Wozniak),他们后来创建了苹果电脑。

80年代初

作家William Gibson在一部名叫巫师(Neuromancer)的科幻小说中创造了"电脑空间"一词。

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逮捕犯罪的黑客。在最初的几起黑客罪案中,名为Milwaukee-based 414s的黑客小组(用当地的分区代码取名)颇引人注目,其成员被指控参与了60起计算机侵入案,被侵对象包括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甚至洛斯阿莫斯国家实验室。

新颁布的综合犯罪控制法案,赋予联邦经济情报局以法律权限打击信用卡和电脑欺诈犯罪。

两个黑客团体相继成立,他们是美国的"末日军团"和德国的"混沌电脑俱乐部"。"黑客季刊"创刊,用于电话黑客和电脑黑客交流秘密信息。

80年代末

新颁布电脑欺骗和滥用法案,赋予联邦政府更多的权利。美国国防部为此成立了计算机紧急应对小组,设在匹兹堡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它的任务是调查日益增长的计算机网络犯罪。

25岁,经验丰富的黑客Kevin Mitnick秘密监控负责MCI和数字设备安全的政府官员的往来电子邮件。Kevin Mitnick因破坏计算机和盗取软件被判入狱一年。

芝加哥第一国家银行成为一桩7000万美元的电脑抢劫案的受害者。

一个绰号"Fry Guy"的印第安那州的黑客因侵入麦当劳系统,被警方强行搜捕。在亚特兰大,警方同样搜捕了"末日军团"的三名黑客成员,其绰号分别为"Prophet","Leftist"和"Urvile"。

90年代早期

由于ATT的长途服务系统在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崩溃,美国开始实施全面打击黑客的行动。联邦政府逮捕了圣路易斯的"Knight Lightning"。在纽约抓获了"欺骗大师"的三剑客"Phiber Optik","Acid Phreak"和"Scorpion"。独立黑客"Eric Bloodaxe"则在德克萨斯被捕。

由联邦经济情报局和亚里桑那打击有组织犯罪单位的成员成立了一个取名Operation Sundevil的特殊小组在包括迈阿密在内的12个主要城市进行了大搜捕,这个持续17周的亚里桑那大调查,最后以捕获黑客Kevin Lee Poulsen,绰号"黑色但丁"宣告终结。"黑色但丁"被指控偷取了军事文件。

黑客成功侵入格里菲思空军基地,然后又袭击了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以及韩国原子研究所的计算机。伦敦警察厅抓获一个化名"数据流"的16岁英格兰少年,该少年被捕时像一个婴儿一样蜷曲着身体。 德州AM的一名教授不断收到一个从校园外登录到其计算机的黑客发出的死亡威胁,该教授被迫用其互联网址发送了2万多封种族主义内容的电子邮件。

Kevin Mitnick再次被抓获,这一次是在纽约的Raleigh,他被圣迭哥超级计算中心的Tsutomu Shimomura追踪并截获。公众媒体大量报道此事。

90年代末

美国联邦网站大量被黑,包括美国司法部,美国空军,中央情报局和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等。

美国审计总局的报告表明仅仅1995年美国国防部就遭到黑客侵袭达25万次之多。

一个加拿大的黑客组织"男孩时代",因对其成员受错误指控非常愤怒,而侵入了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网站并留下一条信息称"媒体是骗子"。该组织的黑客被媒体指控对加拿大的某个家庭进行电子追踪,但稍后的调查表明该家庭15岁的儿子才是进行电子追踪的真正元凶。

黑客们成功穿透了微软的NT操作系统的安全屏障,并大肆描述其缺陷。

流行的电子搜索引擎Yahoo!被黑客袭击,黑客声称如果Kevin Mitnick不被释放,一个"逻辑炸弹"将于1997年圣诞节,在所有Yahoo!用户的电脑中爆发。而Yahoo!的发言人Diane Hunt则声称Yahoo!没有病毒。

1998年

反黑客的广告开始在电视频道Super Bowl XXXII上播出,这是互联网协会的一则30秒的广告,花费130万美元。广告的内容是两个俄罗斯导弹发射基地的工作人员担心黑客通过计算机发出发射导弹的指令,他们认为黑客可能以任何方式决定这个世界的毁灭。 一月,联邦劳动统计局连续几天被成千上万条虚假请求信息所淹没,这种黑客攻击方式名为"spamming"。

黑客们侵入美国儿童基金会网站,并威胁如不释放Kevin Mitnick将会有大屠杀。

黑客声称已经侵入五角大楼局域网,并窃取了一个军事卫星系统软件。黑客们威胁将把软件卖给恐怖分子。

美国司法部宣布国家基础设施保护中心的使命是保护国家通讯,科技和交通系统免遭黑客侵犯。

黑客组织L0pht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警告说,它可以在30分钟内关闭全国范围内的所有进出互联网的通道。该组织敦促更强有力的网络安全检查。

黑客历史面面观

20世纪70年代早期

最初,"黑客"(HACKER)是一个褒义词,指的是那些尽力挖掘计算机程序的最大潜力的电脑精英。

1983年

美国联邦调查局首次逮捕6名少年黑客(因其所住地区电话区号为-414-,又被称作"414"黑客)。6名少年侵入60多台电脑,其中包括斯洛恩-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和诺斯阿拉莫国家实验室。

1984年

艾里克-克力在美国在美国创办黑客杂志《2600:黑客季刊》,成为黑客交换信息的重要场所。

1985年

地下记者"塔兰王"和"闪电骑士"创办电子杂志《弗里克》-Phrack,专门介绍攻击计算机的知识。

1987年

17岁的高中学生赫尔伯特-齐恩(又称"影子鹰")承认侵入美国电话电报局新泽西州电脑网络。齐恩是美国被判有罪的第一位黑客。

1988年

美国康奈尔大学学生罗伯特-莫里斯(22岁)向互连网上传了一只"蠕虫"。这个程序为攻击UNIX系统而设计,侵入其他电脑并自我繁衍,占用大量系统资源,使当时近1/10互连网陷入瘫痪。

1989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管理员克利弗-斯托尔发现了5名西德电脑间谍入侵美国政府和大学网络。5名西德人最终因间谍罪被逮捕起诉。

1990年

美国一个黑客组织--"末日军团"中四名成员因盗窃南方贝尔公司911紧急电话网络的技术秘密而被逮捕。同年,美国联邦特工处发动"阳光罪恶行动"对黑客进行严打。

1994年

美国宇宙航天局的电脑网络受到两名黑客的攻击。

1995年

俄罗斯黑客列文(30岁)在英国被捕。他被控用笔记本电脑从纽约花期银行非法转移至少371万美圆到世界各地由他和他的同伙控制的帐户。

1996年

一位代号Johnny的黑客向全球大约40位政治家、企业领导人和其他个人发送邮件炸弹,一个周末便制造了高达2万条邮件垃圾。--当然在现在这不算什么啦!!!

1998年

美国国防部宣布黑客向五角大楼网站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系统性的攻击行动",打入了许多政府非保密性的敏感电脑网络,查询并修改了工资报表和人员数据。

1999年5月-6月

美国参议院、白宫和美国陆军网络以及数十个政府网站都被黑客攻陷。黑客在美国新闻署网站留下的信息最引人注目"水晶,我爱你。"署名为:Zyklon。

1999年11月

挪威黑客组织"反编译工程大师"破解了DVD版权保护的解码密钥并公布在互连网上,引起震惊!

2000年2月

在三天的时间里,黑客组织使全球顶级互连网站--雅虎、亚马逊、电子港湾、CNN等陷入瘫痪。黑客使用了一种叫作"拒绝服务式"攻击手段,即用大量无用信息阻塞网站的服务器,使其不能提供正常服务。

2000年6月

黑客对YAHOO进行了攻击,盗走了用户的密码并查看了一些用户的资料。这次黑客进攻的方法是:把一个木马程序用邮件的形式传给YAHOO的一名职员,而这个职员不小心运行了程序,最终导致了一场灾难。

请问美国警方的抓捕罪犯的沉默权警告的出处?

“你有权保持沉默!”——米兰达警告的由来

熟悉美国警匪片的读者,对警察向犯罪嫌疑人说出的第一句话耳熟能详:“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能够用来在法庭作为控告你的证据。你有权在受审时请律师在一旁咨询。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的话,法庭会为你免费提供律师。你是否完全了解你的上述权利?”这句话就是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也称“米 兰达告诫”,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讯问时,有保持沉默和拒绝回答的权利。这一告诫的形成,缘于美国的一个案例。

事情是这样的:米兰达是一个青年,他在1963年被亚利桑那凤凰城警方以绑架和强奸一个18 岁弱智少女罪名逮捕。他在警察局接受了两小时的讯问后,签下一份坦白文件。但是事后,他又说并不知道“宪法第五修正案”赋予了他沉默的权利。也就是说,米兰达不知道自己有沉默权,也不知道自己有取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而警察也没有告诉过他。他的律师在法庭上抗议说,根据宪法,米兰达的坦白不可以作为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的证据。虽然宪法修正案已经存在了近200年,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司法一直沿用历史上传下来的原则:要是嫌犯“自愿”作出的坦白,就可以递交法庭作为证据。并不强调警察必须告知嫌犯他有什么样的权利。“自愿”而不是强迫,是那个时候惟一的标准。所以,米兰达的坦白还是作为主要证据,在法庭上将他定了罪。他被判了20年监禁。他以自己“没有被告知权利”作为理由,一路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接受最高法院的复审。

1966年,沃伦首席大法官主持的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指出公民在接受讯问以前有权知道自己的宪法第五修正案权利,警察有义务将它告诉嫌犯,告知权利之后,才能讯问。因此,米兰达一案被宣布无效,发回重审。

从此以后,如果美国警察在抓人的时候忘了这几句关键的话,那么人犯所作的一切供词在审理时都将被判无效,而最终人犯也可能会被法庭放走,因为他的权利在逮捕时受到了侵犯。自1966年起,美国所有的警察在讯问嫌犯以前,都必须将“米兰达警告”先告诉嫌犯,不管警察那时候是多么忙乱,多么匆忙,心情多么不好,形势是多么紧张。这就是著名的“米兰达警告”的由来。

说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35年前米兰达一案发回重审的结果吧?最高法院作出米兰达一案裁决以后,米兰达一案重新开庭,重新甄选陪审员,重新递审证据。米兰达本人原来的坦白当然是不能用了,幸好检方找到了新的证据。米兰达曾经跟以前的女朋友吹嘘过自己的犯罪经历,警察找到了这个女朋友,她在法庭上作了证。米兰达再次被判定有罪。1972年,米兰达获假释出狱。1976年,34岁的米兰达在酒吧里与人争执斗殴,被刺身亡。警察逮捕了一个刺杀他的嫌疑犯。在讯问开始前,警察向嫌犯传达了“米兰达警告”,嫌犯选择保持沉默,但警察还是依法将其起诉。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网络编辑:闫芳芳)

世界上第一个黑客是谁啊?他的具体资料有谁知道啊?

黑客的身影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最早的黑客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的几个青少年,他们用破坏新注册的电话

系统的行为挑战权威。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最近35年来黑客们的忙碌身影。

本世纪60年代初

装备有巨型计算机的大学校园,比如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始成为黑客们施展拳脚的舞台。最开始,黑客(hacker)

这个词只是指那些可以随心所欲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自己意图的计算机高手,没有任何贬义。

70年代初

John Draper发现通过在孩子们用的一种饼干盒里发出哨声,可以制造出精确的音频输入话筒让电话系统开启线路,

从而可以借此进行免费的长途通话。Draper后来赢得了"嘎扎上尉"的绰号。整个70年代,Draper因盗用电话线路而多次被

捕。

雅皮士社会运动发起了YIPL/TAP杂志(青年国际阵营联盟/技术协助计划)来帮助电话黑客(称为“phreaks”,即电

话线路盗用者)进行免费的长途通话。

加利福尼亚Homebrew电脑俱乐部的两名成员开始制做“蓝盒子”,并用这种装置侵入电话系统。这两名成员一个绰号

"伯克利蓝"(即Steve Jobs),另一个绰号“橡树皮”(即Steve Wozniak),他们后来创建了苹果电脑。

80年代初

作家William Gibson在一部名叫巫师(Neuromancer)的科幻小说中创造了“电脑空间”一词。

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逮捕犯罪的黑客。在最初的几起黑客罪案中,名为Milwaukee-based 414s的黑客小组(用当地的

分区代码取名)颇引人注目,其成员被指控参与了60起计算机侵入案,被侵对象包括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甚至

洛斯阿莫斯国家实验室。

新颁布的综合犯罪控制法案,赋予联邦经济情报局以法律权限打击信用卡和电脑欺诈犯罪。

两个黑客团体相继成立,他们是美国的“末日军团”和德国的“混沌电脑俱乐部”。“黑客季刊”创刊,用于电话黑

客和电脑黑客交流秘密信息。

80年代末

新颁布电脑欺骗和滥用法案,赋予联邦政府更多的权利。美国国防部为此成立了计算机紧急应对小组,设在匹兹堡的

卡耐基-梅隆大学,它的任务是调查日益增长的计算机网络犯罪。

25岁,经验丰富的黑客Kevin Mitnick秘密监控负责MCI和数字设备安全的政府官员的往来电子邮件。Kevin Mitnick

因破坏计算机和盗取软件被判入狱一年。

芝加哥第一国家银行成为一桩7000万美元的电脑抢劫案的受害者。

一个绰号"Fry Guy"的印第安那州的黑客因侵入麦当劳系统,被警方强行搜捕。在亚特兰大,警方同样搜捕了“末日

军团”的三名黑客成员,其绰号分别为"Prophet","Leftist"和"Urvile"。

90年代早期

由于ATT的长途服务系统在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崩溃,美国开始实施全面打击黑客的行动。联邦政府逮捕了圣路易斯的

“Knight Lightning”。在纽约抓获了“欺骗大师”的三剑客"Phiber Optik","Acid Phreak"和"Scorpion"。独立黑客

"Eric Bloodaxe"则在德克萨斯被捕。

由联邦经济情报局和亚里桑那打击有组织犯罪单位的成员成立了一个取名Operation Sundevil的特殊小组在包括迈阿

密在内的12个主要城市进行了大搜捕,这个持续17周的亚里桑那大调查,最后以捕获黑客Kevin Lee Poulsen,绰号"黑色

但丁"宣告终结。“黑色但丁”被指控偷取了军事文件。

黑客成功侵入格里菲思空军基地,然后又袭击了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以及韩国原子研究所的计算机。伦敦警

察厅抓获一个化名“数据流”的16岁英格兰少年,该少年被捕时像一个婴儿一样蜷曲着身体。

德州AM的一名教授不断收到一个从校园外登录到其计算机的黑客发出的死亡威胁,该教授被迫用其互联网址发送了2

万多封种族主义内容的电子邮件。

Kevin Mitnick再次被抓获,这一次是在纽约的Raleigh,他被圣迭哥超级计算中心的Tsutomu Shimomura追踪并截获。

公众媒体大量报道此事,

90年代末

美国联邦网站大量被黑,包括美国司法部,美国空军,中央情报局和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等。

美国审计总局的报告表明仅仅1995年美国国防部就遭到黑客侵袭达25万次之多。

一个加拿大的黑客组织“男孩时代”,因对其成员受错误指控非常愤怒,而侵入了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网站并留下一条

信息称“媒体是骗子”。该组织的黑客被媒体指控对加拿大的某个家庭进行电子追踪,但稍后的调查表明该家庭15岁的儿

子才是进行电子追踪的真正元凶。

黑客们成功穿透了微软的NT操作系统的安全屏障,并大肆描述其缺陷。

流行的电子搜索引擎Yahoo!被黑客袭击,黑客声称如果Kevin Mitnick不被释放,一个"逻辑炸弹"将于1997年圣诞节,

在所有Yahoo!用户的电脑中爆发。而Yahoo!的发言人Diane Hunt则声称Yahoo!没有病毒。

1998

反黑客的广告开始在电视频道Super Bowl XXXII上播出,这是互联网协会的一则30秒的广告,花费130万美元。广告

的内容是两个俄罗斯导弹发射基地的工作人员担心黑客通过计算机发出发射导弹的指令,他们认为黑客可能以任何方式决

定这个世界的毁灭。

一月,联邦劳动统计局连续几天被成千上万条虚假请求信息所淹没,这种黑客攻击方式名为"spamming"。

黑客们侵入美国儿童基金会网站,并威胁如不释放Kevin Mitnick将会有大屠杀。

黑客声称已经侵入五角大楼局域网,并窃取了一个军事卫星系统软件。黑客们威胁将把软件卖给恐怖分子。

美国司法部宣布国家基础设施保护中心的使命是保护国家通讯,科技和交通系统免遭黑客侵犯。

黑客组织L0pht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警告说,它可以在30分钟内关闭全国范围内的所有进出互联网的通道。该组织敦促

更强有力的网络安全检查

介绍一下1998年到2002年之间的6次中外黑客大战

注:此文章转自别人空间,感谢该作者.

2001年04月01日,美国一架海军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北京时间上午9时07分,当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正常飞行时, 美机突然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中方一架飞机相撞,致使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失踪。

4月1日,浙江湖州籍优秀飞行员王伟,以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在万里碧海蓝天,写下了当代军人对祖国的忠诚。

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中美黑客之间发生的网络大战愈演愈烈。自4月4日以来,美国黑客组织PoizonBOx不断袭击中国网站。对此,我国的网络安全人员积极防备美方黑客的攻击。中国一些黑客组织则在“五一”期间打响了“黑客反击战”!

自4月1日发生撞机事件以来,多个美国政府和商业网站遭到了中国黑客的攻击。一张贴在被黑网站首页上的帖子写着:“黑倒美国!为我们的飞行员王伟!为了我们的中国!”。

美国一家著名的网络安全公司宣布了一项调查数据,称自从撞机事件发生以来,两国网站上的黑客攻击事件每天都要发生40―50起,而在这之前,这个数字仅为1―2起。

其实中美黑客间大规模的攻击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5月,即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发生以后,当时中国的红客窍击了美国的一些政府网站,包括能源部、内政部在内,这些网站的首页上一度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有一次大规模的攻击,还致使白宫的网站失灵三天。中国黑客攻击事件成了当时美国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

同样在4月27日这天,中国ChinaByte网站专门刊文,提醒中国的网络管理员,近期屡屡得手的美国黑客组织PoizonBOx和单枪匹马的Pr0phet,前者侧重攻击windows,后者主要攻击Linux系统,虽然他们“闹翻天了也不过是个小角色而已”,但得重视才对,因为自3月以来,PoizonBOx对以“.cn”结尾的部分网站进行了283次的攻击,而pr0phet也已得手了近30次。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最近的两周进行的。

5月3日,中国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进入4月中旬以来,针对中国网络的攻击事件频繁发生,中国网络运营者要注意防范黑客攻击,确保网络安全。并提醒,如果发现网络攻击事件,可以将有关情况上报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协调中心。

撞机事件的谈判仍在继续,而网上的斗争却已然火热。一场规模更大、牵涉面更广的黑客战争,再次逾越浩渺的太平洋,在网络上展开。

一场事先张扬的黑客事件

早在4月19日,美国的Wired.com网站在一篇分析中提到,有消息称,中国的黑客们已经计划在“五一”期间发动一次七天战役,全面袭击美国网站。一个以涂改网页著称的美国黑客在后面跟了一个帖子:“所有的美国黑客们联合起来吧!把中国的服务器全都搞砸!”

4月26日,一家名叫“中国红客联盟”的组织发表战前声明,这个网络安全组织的成员被称为“红客”而不是“黑客”。第二天,美国联邦调查局发布了提醒网站加紧防卫的文件,中国ChinaByte网站则刊文提醒中国网民需要提防美国黑客。

4月29日晚11时,在一个门户网站的公共论坛里,电脑屏幕刷新的速度飞快。

“美国的PoizonBOx黑客组织目前仍在积极策划攻击行动,目标就是中国的各大网站,他们还不断唆使更多黑客加入战团。”22岁的中关村黑客小杨把刚刚从美国网站上看到的动态贴到了聊天室里。

“我们要通过互联网显示中国的强大力量,告诉他们中国是不可欺负的!”

这位略显单薄的青年语气坚定,他是一个著名黑客组织的骨干,他说这次网络攻击将在5月4日达到顶峰,因为那天正好是青年节。

4月30日晚,中国红客联盟站点。

四天前发布的声明吸引了一众网友,会议中心里“挤满”了人,这当中有平素习惯于单打独斗的老黑客,也有刚刚入门的网络新手,他们都是来开战前动员大会的。

此次战役,被列为攻击目标的美国网站,以政府、军事网站为主,除了白宫之外,还包括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会、《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以及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网站。

同时进行规模化攻击的还有“中国黑客联盟”以及“中国鹰派联盟”牵头的黑客群体。

聊天室里,不断刷新的屏幕上随时向红客们公布着最新战况。

一些美国网站成功地对部分黑客进行了跟踪,掌握了此次网上战斗的证据。据美国网络安全专家称,中国黑客在广泛扩充攻击队伍,并在网上提供一种叫“杀死美国”的黑客工具,包含有预制好的图表、口号等,但他们只是在教人们如何涂改页面,并没有对网站的DOS(发送无用的信息,堵住对方网站的大门)进行破坏。

网络安全顾问杰瑞?弗里塞评论说:“中国黑客之间的默契度令人惊讶,他们的组织非常有序,令人称奇,较之西方黑客也更加严密。”

经过一天一夜的攻击,中国红客联盟宣布“攻陷”美国站点92个,而据网友透露,被黑的中国站点则已超过600个(包括台湾地区的网站)。由于考虑到统计上的误差,没能将一些红客所黑的网站进行及时统计,因此中美被黑站点比例大约在三比一左右。

八万红客冲垮白宫网站

“五一”大战甫停,第二天上午,就有来自美国的消息称,随着中国“五四”青年节的到来,中国黑客的攻击将会达到高峰,为此,七八个美国黑客团体组成了一个“中国计划”联盟,准备与中国黑客再战网络。

有美国的网络安全专家认为,就“五一”中美黑客大战来讲,目前双方作战的基本手法,除了将对方网页进行你来我往的涂改之外,也不见有其它的高招,并且,过了5月4日之后,这种简单的攻击还会减少。

其实他们错了,因为在5月4日的交战中,中国黑客采用了信息战中罕用的“人海战术”,紧紧盯住了美国白宫网站,并且战争一直持续到了5月8日。

美国当地时间5月4日上午9时到上午11时15分,美国白宫网站在人海战术的攻击之下,被迫关闭了两个多小时。白宫网站的新闻负责人吉米说:“大量数据的同时涌入,堵塞了白宫与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连接通道。”白宫网站同时接到了大量要求服务的请求,以至于合法用户无法登录该网站。

截至5月8日凌晨,美国白宫官员表示,他们目前仍旧无法确定5月4日对美国白宫网站实施“拒绝服务攻击”的黑客究竟来自何方。

5月8日23时50分,在广州体育西路的一幢写字楼里,记者见到了在此次中国黑客反击事件中充当策划组织者角色的“中国鹰派联盟”负责人Chinaeagle。在谈到5月4日的攻势时,他笑着冒出了一句:“中国有那么多的人,人海战术嘛!”

而在他桌面上,有一份几天前的报纸,赫然印着一行醒目的大标题:“中国八万黑客冲垮白宫网站”。

5月9日零时,在历经七天的反攻之后,中国黑客组织宣布停止反攻。

中美黑客交锋大事记(4月27日--5月5日)

4月27日

担心中国黑客发动五一大攻击美国军方高度戒备

据一位国防部官员称,为防范黑客攻击,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已将其信息系统面临威胁状况的等级由一般提升至A级,这样有关人员会随时对网站的运营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同时,美国军方到5月2日左右还可能将上述威胁等级由A级提升至B甚至C级,一旦提升到B级,那么用户登陆所有军方网站时就会受到限制,而C级则意味着军方网络系统不会保持时刻在线。威胁等级最高一级为D级,届时整个军方系统将全部关闭。

4月28日

美政府“防备中国黑客攻击”文件全文

美国联邦调查局下属的国家基础设施保护中心(NIPC)在美国当地时间26日(北京时间27日)就“中美黑客大战”发布文件。

4月29日

美国劳工部及卫生部网站遭到中国黑客攻击

就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刚刚警告称中国黑客有可能对美国网站发动进攻之后,几个由美国政府机构运营的网站就于当地时间4月28日遭到了攻击。

4月30日

中国红客联盟将在今晚9:00打响“反击战”

近日,“中国红客联盟”主页上张贴了通知,其主持人Lion召集“联盟”全体成员4月30日晚7:00召开“攻击美国网络动员大会”,讨论五一期间攻击美国网站的计划。

5月1日

中美黑客大战再升级美白宫官方网站遭攻击

安全专家表示,美中黑客之间的网络大战在当地时间4月30日愈加升级,其中美国白宫的官方网站遭到电子邮件“炸弹”的攻击,同时若干个美国和中国网站页面均被改得面目全非。

又有网站遭攻美方称中国黑客提前发动战争

美国能源部在新墨西哥州的一家下属网站在2001年4月30日凌晨(北京时间4月30日下午)被人用几条反美标语涂改,其它几家政府网站,包括美国劳工部的网站也遭到了类似袭击。黑客们在美国能源部的网站上留下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万岁!”、“美国必须对撞机事件负完全责任”、“抗议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破坏世界和平!”等标语。

5月2日

中美黑客大战升级两天之内700多家网站被黑

经过一天一夜的攻击,在记者昨晚10时发稿前,在中国红客联盟公布被黑美国站点的网站上,被“攻陷”的美国站点已达92个,而来自网友信息,被黑的中国站点则已超过600个(包括台湾地区的网站)。据分析,由于一些红客没能将所黑的网站及时报上,因此中美被黑站点比例大约在1:3左右。

5月3日

只改页面未破坏DoS中国黑客手下留情

据美国网络安全专家称,中国黑客在广泛扩充攻击队伍,并在网上提供一种叫“杀死美国”的黑客工具,但他们只是在教人们如何涂改页面,并没有对网站的DOS(denial of service)进行破坏。

中国黑客:美国黑客不罢手我们反击会升级

美国黑客对中国网站展开攻击,引起广东黑客参与“五一大反击”,对于此次攻击,有黑客表示,目的不仅仅是反击,更多地想暴露目前中国网站存在的严重安全问题,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5月4日

中国黑客对美展开反攻数千家美国网站被黑

在这俩天的攻击中,受损的主要是商业网站即以”.com“作后缀的网站。政府”.gov”和机构”.org”相对较少,教育部门”.edu”并未触及。

“中国红客”自发反击今天发动“大冲锋”

来自美国的消息称,随着中国“五四”青年节的到来,中国黑客的攻击将会达到高峰。与此同时,美国黑客威胁要进行反击,他们也在进行组织,七八个美国黑客团体组成了一个叫“中国计划”的联盟。

5月5日

“白宫网站再遭黑客袭击被迫关闭两个多小时

白宫网站的新闻负责人吉米说:“大量数据的同时涌入,堵塞了白宫与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连接通道。”白宫网站同时接到了大量要求服务的请求,以至于合法用户无法登录该网站。

八万中国红客发起总攻美国考虑提升戒备状态

“中国红客”昨天对美国网站发起大冲锋。昨晚10时左右,美国白宫网站受到攻击。一位名叫勇的“中国红客联盟”成员告诉记者,大约有八万人参与了此次网络反击。

在黑客组织方面,美国有什么措施?

在黑客组织方面,美国国防部已成立信息战“红色小组”,这些组织在和平时期的演习中,扮作假想敌,攻击自己的信息系统,以发现系统的结构隐患和操作弱点并及时修正。同时也入侵别国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甚至破坏对方的系统。另外,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还在研究用来破坏电子电路的微米/纳米机器人、能嗜食硅集成电路芯片的微生物以及计算机系统信息泄漏侦测技术等。

THE END
相关文章

年夜 额存双让渡 实际上是有风险的,以是 斟酌 孬今后 再看本身 要没有要购年夜 额存双,假如 您购了暂时 缺钱念让渡 也是否以,然则 须要 注重风险,规躲后照

大额存单转让有风险吗

远年去,昌仄区的贸易 成长 着重 于粗细化运营、消费者办事 战共性化体验。经由过程 赓续 精确 定位消费趋向 ,晋升 消费者买物体验,引发 住民 消费后劲,为尔

不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回天商圈持续“提档”!

寡所周知,袁成杰战休薇已经有过一段情感 ,然则 他们二个支柱了一段空儿却分脚了,昔时 他们二个长短 常班配的,年夜 野皆没有 晓得袁成杰休薇分脚缘故原由 ,这么

袁成杰戚薇分手原因 和这些原因关系很大

评论列表
  • 馥妴乜一
    馥妴乜一 Jul 6日, 2022 @ 05:37 pm 信网络。这个网络在对波黑塞族实施空中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作战计划就是通过这个网络来传送的。但是,随着联网的军用网络节点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为此,参战的北约各国又加紧给这套网络系统加装了“防火墙”和其他数据安全 回复
  • 拥嬉心児
    拥嬉心児 Jul 6日, 2022 @ 08:28 pm NASA)以及韩国原子研究所的计算机。伦敦警察厅抓获一个化名"数据流"的16岁英格兰少年,该少年被捕时像一个婴儿一样蜷曲着身体。 德州AM的一名教授不断收到一个从校园外登录到其计算机的黑客发出的死亡威胁,该教 回复
  • 温人择沓
    温人择沓 Jul 6日, 2022 @ 04:47 pm 进行电子追踪的真正元凶。 黑客们成功穿透了微软的NT操作系统的安全屏障,并大肆描述其缺陷。 流行的电子搜索引擎Yahoo!被黑客袭击,黑客声称如果Kevin Mitnick不被释放 回复
  • 鸢旧鹿鸢
    鸢旧鹿鸢 Jul 7日, 2022 @ 02:51 am 被判了20年监禁。他以自己“没有被告知权利”作为理由,一路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接受最高法院的复审。1966年,沃伦首席大法官主持的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指出公民在接受讯问以前有权知道自己的宪法第五修正案权利,警察有义务将它告诉嫌犯,告知权利之后 回复
  • 泪灼软祣
    泪灼软祣 Jul 6日, 2022 @ 08:08 pm 小组在包括迈阿密在内的12个主要城市进行了大搜捕,这个持续17周的亚里桑那大调查,最后以捕获黑客Kevin Lee Poulsen,绰号"黑色但丁"宣告终结。“黑色但丁”被指控偷取了军事文件。 黑客成功侵入格里菲思空军基地,然后又袭击了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以及 回复
发布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