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三国东吴富商鲁肃(怼怼梦三国鲁肃)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演义》中东吴的鲁肃被写得很窝囊,真实的鲁肃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鲁肃是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鲁肃与周瑜结为好友,共谋大事,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个比较呆直的老实人,但真正的历史鲁肃胸怀大志,眼光远大,大智大勇。
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不细读历史,不会发觉鲁肃的智慧,因为写历史的儒生不可能领悟到鲁肃的智慧。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当然更是个呆直的老实人而已!其实,鲁肃一点也不呆直!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然而鲁肃并不表现得特别高兴。这么一来,孙权便不高兴地责问他。鲁肃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来,才值得高兴啊!”
吕蒙死,孙权与陆逊详论周瑜、鲁肃及哭吕蒙时,他也曾批评鲁肃好车大炮。光是这两点便已经很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抱负很大而一点也不呆直的人!
鲁肃胸怀大志,眼光远大,大智大勇,可以从资治通鉴的记载中看出来。
200年,鲁肃向孙权分析天下局势,和诸葛亮207年的隆中策一样,建议“曹操不能除,为今之计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祸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黄祖,进伐刘表,将长江一带占为已有,这就是王业的基础了。”
208年,鲁肃听说刘表死,就向孙权建议要到荆州去说服刘备合作取荆州,共同对抗曹操。曹操用兵神速,鲁肃只能在夏口合刘备的败兵。
鲁肃与刘备谈论天下形势,并说服刘备投靠孙权,接受孙权幕僚长的职务。
曹操从江陵顺着江东直追下来。诸葛亮对刘备说:“情况紧张,请让我向孙权求救。”于是与鲁肃来见孙权。诸葛亮激将孙权,过后便不再在赤壁之战中出现。其实直到210年周瑜病死,诸葛亮都没有在《资治通鉴》里出现过。
208年张昭等吴国郡僚害怕曹操水军八十万压境而大多数都要投降。只有鲁肃反对,并建议叫周瑜回来商量。周瑜以三万水军击败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刚过,周瑜表奏将鲁肃的兵交给吕蒙统领。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的威名前来,于大义上不可侵夺他的功劳。”
210年周瑜死前致信孙权推荐鲁肃:“鲁肃忠烈,处事谨慎,可以代瑜尽忠,如果将军能够采信臣的忠言,则死亦瞑目。”
孙权任命鲁肃代替周瑜领兵。鲁肃劝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两方联合,共同抗曹,孙权答应了,这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15年记载,最初,周瑜、甘宁屡劝孙权取蜀地,孙权问刘备反响。刘备认为这不是好计:“刘璋和我同一宗室,你如果真要攻取蜀地,我只好披发入山,以求不失信于天下。”并派大军阻挡吴军。
刘备西攻刘璋时,孙权大骂:“狡猾的东西,竟然奸诈到这种地步!”等到刘备取得益州,孙权想讨回荆州,刘备不还,而说:“等到孙权凉州平定,我才把荆州全部归还。”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并多次欺骗孙权,使得吴、蜀两国闹得很僵。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么维持的呢?当然是靠鲁肃了!
215年资治通鉴这么记载:刘备命关羽镇守江陵,鲁肃和关羽邻界,关羽屡次起疑心,鲁肃却时常以友好的态度安抚他。
217年鲁肃死。
表面上看来,鲁肃除了会车大炮,心胸宽大,以及吕蒙、周瑜看得起他以外,他似乎表现平平。确实,鲁肃没有象诸葛亮那般亲国亲为,鞠躬尽瘁;鲁肃也没有像诸葛亮写出师表那般慷慨言词;鲁肃更没有诸葛亮在临死前要求完成平天下的意愿。
鲁肃的平凡,正是鲁肃的伟大!鲁肃的大志是吴国有朝一日,平定天下。然而,鲁肃当权的年代,魏国势力强大,曹操更是个才华盖世的领导人,面对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鲁肃应该怎么做呢?
鲁肃的策略是“先求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鲁肃看到,虽然吴国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然而由吴国单独与曹操抗衡还是很难抵挡曹操左路从合肥攻建业,右边从襄阳攻荆州的左右夹攻的。即使是吴国守得住,肯定再也没有余力积极建设国家的经济和军力了。于是,鲁肃必须借重刘备的才华,驻守荆州,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鲁肃带兵17年,没有真正打过一场仗,他到底在搞什么鬼呢?
208年,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威名前来。”这里头提出了一个答案:鲁肃在搞军事基础建设工作啊!
217年鲁肃死,219年吕蒙白衣渡江,杀了关羽;222年陆逊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瓦解。
在这里,我感兴趣的倒不是鲁肃制造三国鼎立局面的老话,我的兴趣是吴国那么强大的军力是哪里来的?我的答案是,当然是总司令鲁肃练出来的。
鲁肃和诸葛亮的作风不同。鲁肃选择由孙权右边守建业;刘备左边守荆州;自己却积极练兵。鲁肃的兵不是练来打蜀国的,而是要用来贯彻他平天下的大志的。不幸孙权和吕蒙眼光和胸襟都不如鲁肃,于是打了两场胜仗而输了整个天下!
219年,孙权与陆逊评鲁肃:“鲁肃谈帝王大略之业,这是他第一个长处。后来曹操趁着降刘琮的余威,声称要领数十万大军水陆路俱下。张昭、秦文说应该逆接曹操,鲁肃就反驳说这样做不行,劝我赶紧召来周瑜,让他带军逆击曹操,这是他的第二项长处。后来劝我借荆州给刘备,这是他的一项短处。”
首两项是鲁肃的长处,最后一项其实更是鲁肃的长处啊!以积极的建设来制造一个更有利于完成理想的形势,而不重视本身的伟大形象,这是鲁肃的智;能克服自己,耐心地建设而不求出兵发挥本身的才华,这是鲁肃的勇。
孙武说,会用兵的人战胜而无盛名、无勇功,他所指的应该是鲁肃这一类的将军吧?
梦三国鲁肃厉害吗 鲁肃怎么玩?
问: 答:梦三国鲁肃打法分析 从英雄设定来看,鲁肃有这不错的初始力量和成长,但他却是个智力型英雄,所有的数据都堪称中庸,并且尴尬的敏捷成长及笨重的模型设计和转身动作,以及无一技能的潜质,弱小的打钱能力,所以DPS型鲁肃是个不择不扣的笑话,因为3技能的改动,所以肉盾型鲁肃也是没有端倪,但鲁肃却有不错的辅助能力,所以辅助是他最好的选择,很多人说选这个英雄最大的用处就是用来取悦对手,当然我也不否认,但既然你在用他了,所以尽量将他的优点最大化,虽然鲁肃是个只能依赖队友的英雄,并绝不是能左右战局胜利的英雄,但是之前说到了,前中期的团战,他能提供一定的续航和伤害,而且一技能的一次释放很可能是一次团战的关键所在,因为技能都比较长的CD,所以尽量把握好一技能和大招最准确的使用时机,因为团战只够你释放一次。 而辅助,其使命就是帮助队友获得胜利,鲁肃的黄金期在前中期,虽然因为二技能的存在,他有比较强的单人霸线能力,但这并不代表他有足够的刷兵和打塔能力,所以你必须在前中期帮助队友获得关键性的优势,这和你的出装当然也有一定联系。然后加点方式的话,一技能肯定要先满的,三技能就像描述里说的,看情况取舍,是保证续航好还是推兵线好,二技能也看取舍,个人不推荐早升,因为40%的血量代表你有大半条命,而初期前线经常是维持在这个数字,并且185的耗蓝,也不是说有就能有的,对线两个人想一次杀掉你,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你有不错的续航,而为了防止第三个人过来,你还是先做好眼的工作吧,这也是辅助该做的事,所以鲁肃的加点方法要看战局来决定,如果你实在取舍不好,不如加属性点来的实在。更多梦三国相关精彩推荐: 梦三国英雄资料大全 点击进入!
请讲讲《三国人物》鲁肃 的详细资料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出身于东汉末年临淮郡(其时当为下邳国)一个世家大族。其家富有资财,他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却不治家事产业,喜好施与。当时天下已乱,鲁肃大散家财,标价出售自己的田地,以救济贫困结交士人为己任,甚得乡里赞誉,但却遭到族中父老的非议,将他看成鲁氏的败家子。体貌魁伟的“鲁氏狂儿”不仅没有理会这些言语,反而心怀壮志,学习击剑骑射,招聚壮士,给其衣食,借名射猎,暗中组织武装力量,讲武练兵。
建安三年(198年),二十四岁的庐江大族出身的周瑜认为盘据淮南一带的袁术势力必定不会成就大业,便决心离开,在得到袁术的首肯后出任为居巢县长。期间,周瑜听闻东城鲁肃济物豪爽,就带著数百人向鲁肃请求资助粮食。鲁家有两个大粮仓,各储粮三千斛(斛,十升为斗,十斗为斛。东汉三国时,一斗为2000毫升,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光和二年〔179年〕大司农斛器,实测为20390毫升,三千斛则为61170000毫升,即61170升。由於现代衡量粮食的多少多以公斤为单位,作为容量单位的升,不能笼统地用重量的单位公斤来取代。故此,61170升,并不等於61170公斤)。鲁肃将其中一个粮仓的粮食赠给周瑜,周瑜更为惊奇,於是倾心结交。两人成为春秋时期子产和季札一般的好友。
袁术听闻鲁肃的名声,特地安排他做东城县长。可是,鲁肃观察到袁术势力全无纲纪法制,也认为袁术难成气候,便带著宗族老弱及暗中组织的武装力量向南投靠居巢县长周瑜。
不久,周瑜渡江投奔孙策。鲁肃召集徒众,鼓动他们说:“朝廷已经丧失统治四方的权力,导致贼寇横行,到处残暴,淮河泗水地区不再是我们生息繁衍的地方了。我听闻江东地区沃野万里,人民富有,军兵强大,是我们避难的理想乐土。谁愿意和我一起奔往这片乐土,在那裏观望中原云起云涌?”众人表示愿意跟从。鲁肃马上行动,命幼弱者前行,强壮者押后,男女三百余人向江东进发。临淮郡派出骑兵追截。鲁肃等人箭上弦,刀出鞘,严阵以待,对追兵说:“你们是大丈夫的,就应当去挽救当世大局。如今天下大乱,缉拿我们立下功劳并不能得到什麼奖赏,追拿不到却不见得有所惩罚,何苦舍命相逼呢?”说完,鲁肃在地上竖插著一面盾牌,远离它,弯弓发箭,箭头贯穿盾牌,以示抗争到底。追兵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又见其展示手段,知道无法制服这一帮逃亡者,於是退了回去。
渡江后,鲁肃把家安顿在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恰逢祖母去世,他将祖母安葬在老家东城县。再次回到曲阿时,周瑜已经将他的母亲迁居到吴郡。
这已经是200年了,当时,江东势力的首领孙策刚刚被刺杀,其弟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周瑜、张昭等人成为孙权的主要辅助者。鲁肃本来想跟随周瑜投奔孙氏集团,听闻孙策被杀,就打算北上寻求发展。
周瑜制止了他,随即向孙权推荐鲁肃,并表示鲁肃“才宜佐时”,建议孙权“不可令去”(《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孙权,当时十九岁,召见鲁肃,交谈后,对鲁肃的为人及见识颇为满意。故此,当众位宾客告退时,孙权单独留下鲁肃,和他对饮密议时局大事。
孙权问:“如今汉室垂危,四方动荡,社会混乱,如同空中云朵起灭一样,纷乱不堪。我继承父亲及兄长遗留下来的基业,打算向上古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学习,匡扶王室,建立霸业。您有什麼好建议呢?”
鲁肃回答说:“当初汉高祖凭著内心区区忠诚,翦灭暴秦,希望报效义帝,最终却未能成功,是因为项羽逆乱,杀害了义帝的缘故。今天的曹操,就好像当初的项羽一样,孙将军又怎能够成就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呢?我鲁肃私下认为,汉室已经没可能复兴了,曹操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被翦除。当今之计,将军你唯有据守江东,时刻留意北方地区的事态发展。北方风云变幻,诸多变故。正因为如此,将军亦得以努力剿除黄祖,讨伐刘表,一统长江地域,然后建立帝号,进而图谋天下,这正是当年汉高祖缔造的大业啊!”
这番话虽然没有诸葛亮之“隆中对”那麼清晰明丽,但也表明了鲁肃的确有著高屋建瓴般的胸怀。它不可能不切中以后自称吴大帝的孙权的内腑。孙权虽然马上表态他只是“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说自己的能力难以达到鲁肃所说的境界;可是,当张昭在孙权面前多次“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又说鲁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时,孙权不仅不为所动,反而更加重视,更加信任鲁肃,对鲁肃的母亲赐赠衣物帷帐,甚至将吴郡鲁家的建筑、器物一一复原回东城县时的旧模样:富有而兴旺。
同为南渡士人,为什麼张昭就是对鲁肃怀有异样的目光呢?而且,为什麼孙权竟然不予理睬这位兄长留下的辅政大族,而要对鲁肃特见亲信呢?
前一个问题,可以理解。张昭是彭城人,即今江苏省徐州市;鲁肃则是临淮郡东城县人,同是汉朝十三刺史部之一徐州之辖地。但是彭城的张昭属於鲁南士人,东城的鲁肃则是皖东及皖东南士人,他们到达江东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在这个地方在站稳脚跟,在政治上不得不依靠于孙氏集团。张昭比鲁肃更早抵达江东,他得到了孙策的重用,并成为孙权的辅政大族。但是他的政治主张并不高明,仅仅是立足江东,保存自家的大族利益。先前就曾反对孙权进击盘据江夏的黄祖,在八九年后的赤壁之战前又表示“降曹”。张昭等人是一种将世家利益淩驾于孙氏集团之上的地方宗族力量。而鲁肃不然,当然他也看重自己的家族利益,但是他的早年生活及对孙权的一番“佐政之议”表明他有更为高远政治目标:一统长江流域,称帝以窥中原局势,甚至统一天下。孙权明显受到鲁肃的影响,张昭的辅政大族的地位有可能受到鲁肃的危害,以此分析,他又怎能不非议这个“年少粗疏”又“谦下不足”的鲁子敬呢?
后一个问题,则表明孙权已经受到鲁肃“称帝图雄”的影响,他必然会在张昭和鲁肃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结合下文的赤壁之战来分析,孙权依靠鲁南大族的影响稳固江东政权,几乎令他成为第二个刘琮,则说明鲁肃必然成为孙权委以心腹的周瑜的后继者了。
这裏,我又一次用地域集团的利益来分析历史现象,先前的《论官渡之战》已经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可能过於武断,却也不无道理,对於吴国,这种历史分析法往往能自圆其说。另外,蜀汉的政权基础,似乎也可以如此这般,王仲荦则详细地对蜀汉政权前后的各种地域集团的利益作出发凡和论述,诸葛亮的当政是各种集团利益平衡均势时期,蜀汉后期,则出现了本土豪族(如谯周)迎降魏军的主张。
三国东吴鲁肃真的是老好人吗
那是文学描写给“改变”了。就像蒋干,历史上本是风流才子,书中成了个小丑了!鲁肃是东吴唯一一个真正意义的一流谋士。其他的,要么是有谋的将军,或者算二流谋士。如全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