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三国最完美的将军(怼怼梦三国最强武将是谁)
本文目录一览:
- 1、在三国演义中,你认为最完美的名将是谁?
- 2、三国当中,你认为哪一位武将的结局是最完美的?
- 3、三国故事中谁被称为最完美的武将
- 4、三国蜀汉五虎上将,哪一位的结局可以算得上最完美?
- 5、《三国》中你认为最完美的将领是谁?
在三国演义中,你认为最完美的名将是谁?
东汉末期到三国鼎立,近百年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无数谋士猛将应运而生,展开了一张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在三国的璀璨将星中,赵云可能不是最明亮、最耀眼的,但绝对是最完美的一颗。
《三国演义》因为作者“尊刘贬曹”的创作思想,全书对于蜀汉方面有着最大篇幅的描写。其中对于赵云的刻画深入人心,他“单骑救主”、“长坂坡七进七出”、“力斩五将”的事迹妇孺皆知。客观来讲,在《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功绩和能力被刻意夸大了,历史上赵云并没有如此辉煌的战绩。那小宁为何还要说赵云是三国将星中最完美的一颗呢?
勇猛善战,一身是胆。
《三国志》:“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幸免。
为将者勇猛善战是他的天职,赵云在这一点上不逊于任何一位三国名将。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中长坂坡七进七出的神迹,但赵云单骑救主的事迹确有其事。
在被曹操大军追击之下,刘备丢下妻儿独自逃生去了,从这里倒侧面印证了刘备的确为汉室宗亲,因为刘邦也同样丢妻弃子过,还不止一回。此时赵云怀抱着尚在襁褓的刘禅,外加一个弱女子甘夫人,在大军之中冲出重围。这里可没有曹操“不许放冷箭”的保护,赵云乱军之中救出幼主的强悍可想而知。
《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赵云的勇猛在汉中争夺战中更是显示的淋漓尽致,当时曹操大军包围了赵云营寨,部将张翼见曹军势大就想关闭营门据守。赵云却命令将士偃旗息鼓,大开营门。曹军见到如此诡异的情景大惊,认为有伏兵,于是撤退。赵云却趁敌退兵之时突然金鼓齐鸣,以强弓硬弩射击,曹操大军本就心有恐惧,又见箭矢如云,惊惧之下竟然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第二天,刘备亲自来到赵云与曹操大军交战的战场上查看,又听了将士对战况的描述,赞叹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从此军中留下了“虎威将军”之名。
忠诚谨慎,患难与共
《云别传》: 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
长坂坡之战,刘备被打的抛妻弃子,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已经投降曹操去了。刘备大怒,用小戟去砸那个挑拨是非的人说道:“子龙绝对不会弃我而去的。”果不其然,赵云没有离开,而是带着刘备妻儿赶来。自古有言:“良臣择主而事”,在刘备最危难、最落魄之时,赵云没有转投曹操,而是义无反顾的生死相随,这印证了赵云对刘备的无比忠诚。
《云别传》: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
刘备西取益州,又担心新婚妻子孙夫人部下骄纵,不好管束。于是留下赵云为留营司马,一是防范孙夫人及其部下,二是保护自己家眷。大家都知道能托付保护家眷的人必然是自己最放心,对自己最忠诚的人,刘备选择赵云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赵云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和赵云对刘备的忠诚。
后来果不其然,孙夫人想将刘禅带走回江东,被赵云和张飞领兵拦截,留下了刘禅,挫败了孙权利用刘禅要挟刘备的诡计,为安定荆州立下了大功。
远见卓识,不恋钱财。
《云别传》: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刘备夺得益州之后想将成都的田产房屋分赐众人,赵云反对道:“虽然我们占领了益州,但还不是安于享乐的时候。益州百姓久经战乱,正是人心浮动的时期,如今最要紧的不是大赏功臣,而是安顿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然后才能够让他们为我所用,提高我们的实力。”刘备听后欣然同意。
赵云作为一名武将,却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这一番话有礼有节,绝对不是一个勇猛大将说出的话,其中深深体现了赵云的远见卓识和政治头脑,这一点就超出了当时许多的名将。
街亭之败后,各军损失惨重,只有赵云所部安然无恙。诸葛亮非常疑惑,赵云副将郑芝说:“赵云亲自断后阻挡敌军,因此军资物品没有丢失,士兵也没有失散。”诸葛亮非常高兴,拿出了许多布匹给赵云,让他分赐给将士。赵云却反对道:“打了败仗,怎么能赏赐呢?请将所有布匹收归府库,留着冬天寒冷之时分给将士吧。”诸葛亮非常感动赵云的不贪钱财,接受了这一建议。
赵云从刘备尚未发迹就开始跟随征战,一直到古稀之年病亡,可谓是一生戎马。历史上关于赵云的记载实在不多,可是从留传至今的点滴文字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位智勇双全且非常忠诚的优秀将领。萧常在《萧氏续后汉书》中评价赵云:“方时诸将。其最优乎。”可以看出赵云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像赵云这样有着优秀品德又勇猛强悍的将军更是难上加难。小宁斗胆认为,赵云是三国时期能力、性格、态度、品德结合最完美的一位将军,对此您有怎么看呢?
三国当中,你认为哪一位武将的结局是最完美的?
三国演义之中,可谓是将星云集,魏蜀吴三方阵营之中,都是名将辈出,而在这之外,还有类似吕布、颜良、文丑这样的大将存在,就如同“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锈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这首诗中,也不过是把三国的名将概括了一个大概。
那么在这么多名将之中,谁的结局是最完美的呢?
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之中最为完美的武将应该是赵云。赵云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在三国之中被称为常胜将军,长坂坡七进七出成就名声,无论是个人品格还是战绩,在很多人的眼里都可以算是完美。
但个人觉得三国演义之中结局最完美的武将不应该是赵云,因为作为武将的话,死在床上并不算是最完美的结局。
三国演义之中结局最为完美的武将,在我看来应该是典韦。作为武将而言,最为完美的结局应该是战死沙场而非是病死在床上,毕竟所谓的将军难免阵前亡。对于武将来说,最好也是最完美的结局应该是战死沙场,而非是老死在床上。
当然战死沙场也分很多种,如同颜良、文丑这种在战场上被对手斩杀,或者如同关羽、吕布这种在战败之后被俘斩首,那么绝对说不上是完美的结局。
而纵观三国知名武将之中,典韦的战死是显得最为悲壮而令人感慨的。典韦的战死可以说是死于人海战术,而非是被谁直接斩杀,也非战败被俘,这样的结局使得他不会是别人成名的踏脚石,也不会背上战败的名头。
典韦最后的一战其目的是为了掩护曹操的突围,这一战典韦虽然战死了,但曹操却成功得以突围,可以说是典韦最终还是完成了他的任务。
最终是得到的评价,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刘备喜欢哭,曹操喜欢笑,在三国之中曹操哭的次数不多,典韦之死就是一次,曹操说的是不哭长子、爱侄,独哭典韦而已。这无疑是对于典韦的高度肯定,而在三国之中战死的将领还能得到这样的肯定的并不多,所以典韦应该算是三国之中结局最为完美的武将了。
三国故事中谁被称为最完美的武将
且听我下文分解。 首先让我们来说一说桃园结义的三兄弟。刘备乃大汉皇叔,同时又是蜀国基业的开创者,其人,忠厚可亲、秉直正义,深得百姓的爱待和拥护,他最大的优点是善于用人,能够把属下众多的名臣大将掌控于胸,形成一个非常团结和有战斗力的指挥集团,笑傲于三国乱世之秋。但是,就其刘备本人的才智而言,我认为,与他的宏志相比,略显不足,因此,难称三国人物之最完美形象。至于其他两兄弟,关羽则过于骄傲,故而失掉荆州,使自己命丧于东吴;张飞则过于卤莽,故而失掉军心,使自己被害于属下,由此看来,关、张两兄弟,虽然名声显赫,但也各有其致命的弱点,难堪大任。 然后,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三国演义中的一号主角人物诸葛孔明。提起诸葛亮,那可谓是家喻户晓,在人们的印象里,他似乎已经超脱了凡人的境界,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呼风唤雨、神机妙算、攻无不取、战无不胜,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崇拜诸葛孔明这个人物。但是,大家可曾知道,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像小说和演义中所描述的那么神奇。不容否认,诸葛亮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汉主刘备以及后主刘禅鞠躬尽瘁,对蜀中大业励精图治,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被后人所传为佳话。但是,小说和三国演义对他的夸张和虚构的成分太过浓重了,似乎把他已经“神”化了。小说和演义中所描写的一些故事情节,比如像“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计”等,其实都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与诸葛亮是没有关系的,只不过是古人为了树立良好的人物形象所采取的一些必要的写作手法而已。所以我个人认为,诸葛亮这个人物虽然光辉灿烂,但是,他也是具有一定“欺骗”性的,因此,我对这个人物的完美形象还是存有一些看法的。 这位将军一出场,便以一种萧洒英姿的形象展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全身银甲、手持长枪,大战魏将文丑,并取得了首战告捷,为他的光辉形象赢得了一个“碰头彩”。可能到此时,大家也许会猜到,这位将军就是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的赵云。说他是“常胜将军”,这一点并非夸张,据史料记载:在赵云的一生中,除了“出斜谷战役”(在街亭战役中,诸葛亮派赵云领一小部分军队伪装蜀军的主力部队,从而达到引诱敌人的目的,但是,由于敌我兵力悬殊过大,赵云未能完成出斜谷的任务,所以这次失利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过,因为诸葛亮治军严谨,还是给予了赵云一定的处分)以外,未曾遭遇过一次失败。另外,大家是否曾注意到,在所有的战斗中,往往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一般都是由子龙将军来担任的,并且都极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应邀到东吴去迎娶孙尚香一段,由于当时复杂的敌我矛盾,吴主孙权想利用迎娶为名,真心谋害刘备,以来达到消灭自己竞争对手的目的。所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只带了一员大将作为他的贴身护卫,那么这员大将并非旁人,就是常山赵子龙。为什么要选择他呢?因为他,不但武艺高超,而且智勇过人,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大将军。所以这也是我之所以要崇拜赵云这个历史人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在他的身上,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的弱点,与关羽的傲气相比,他更为谦逊,与张飞的卤莽相比,他更为理智,同时,他又具有关、张二人高超的武艺和英勇的豪气,尽管他的地位不如关、张二人高贵,但是这也更能够体现出他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所以我认为,赵云这个历史人物,是三国,乃至历代王朝中所非常罕见的一位智勇双全、品德崇高的威武大将军,同时,他也是我心目中三国人物的最完美形象。 历史往往会映照着今天,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我们不但需要像诸葛亮那样统领三军的帅才,更需要像赵云那样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将才,因为他们才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中流砥柱。我认为,我们青年一代也应该好好的品味一下赵云这个历史人物,学习他的过人才智,学习他的理智谦逊,学习他的无私奉献,更学习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从而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寻找我们人生的真谛
三国蜀汉五虎上将,哪一位的结局可以算得上最完美?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主要侧重于刻画蜀汉集团,所以对于蜀汉的五虎上将自然就会多一些笔墨,当然个个也都神勇无比,但是由于这是一部历史小说,那么五虎上将也的结局也得尊重历史背景,因此不管是小说还是正史,蜀汉的五虎上将结局出入不大,那么这些神勇无敌,为蜀汉江山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最终的结局怎样呢?谁又能算的上最完美的呢?
一、五虎上将没有善终的武将。可以说五虎上将最终的结局大都不好,基本都没有善终。首先说一下关羽,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确实厉害,留下很多的典故,名扬天下,威震华夏,但是正是因为太过厉害,所以太过孤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最后败走麦城,被擒后身首异处。张飞的去世可以说也与关羽有关,他为了给关羽报仇,把心中的怒火都放到了酒和鞭打士兵上,结果让手下的人趁其酣睡之时给杀害了。黄忠是在跟随刘备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时,在夷陵之战中不听劝阻,孤军深入,中了埋伏被救出后,因年老体衰,最后没有撑过去而去世。可以说五虎上将之首关羽被害后,张飞和黄忠都是由于关羽被害,而惨遭毒手,三个上将皆没有善终。
二、五虎上将没有善终的武将。马超是在刘备去世两年之后,才因病去世,虽然没有遭受横祸,但是他去世时还是比较年轻,才四十六岁,应该是英年早逝,比关羽、张飞、黄忠去世的方式能好点,姑且算作善终。
赵云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忠义之士,神勇无敌,“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深受后人的喜爱和赞誉,当然他的结局是很完美的,最后是寿终正寝。
《三国》中你认为最完美的将领是谁?
三国中最完美的将领,如果按照正史来说,我心中最完美的将领,应该是东吴第一代大都督周瑜。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毫无疑问,一代美周郎就是我最崇拜的三国将领,没有之一。
——崇拜大都督
原因一:人格魅力
说到周瑜,不得不说的,是他的人格。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罗老爷子可谓狠狠地黑了周瑜一把,将他黑的是体无完肤,名声尽损。——嫉贤妒能,气量狭小,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这些东西仿佛成了周瑜的专属代名词。
不过在正史中,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据正史记载,周瑜这个人,风度翩翩,仪容秀丽,气量广大,性度恢廓,通晓音律,熟读兵法,满腹韬略,有万人之英、王佐之才,是江东男女老少所崇拜的偶像,百姓们都亲切的称他为周郎。
早年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程普常常倚老卖老不听指挥,刁难周瑜。周瑜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始终不跟程普一般见识。终于用大都督的超强的人格魅力,彻底征服了老将程普。程普常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江表传)
——周瑜的品格、气度可谓远超常人
原因二:功名盖世,威震古今
孙策死后,正在东吴最落魄的时候,周瑜有幸成了孙策的托孤大臣之一。
在此期间,曹操击败袁绍,气势如虹,一度有吞并天下之志。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要求孙权以子为质,臣服于曹魏。满朝文武,尽皆惊惧,无一不是犹豫不决。虽然孙权本人不想以子为质,但没办法,见到众人的态度,所谓底气不足。
唯有一人,给了孙权底气,说服了权母,不以子为曹质。这个人就是周瑜。从此!权母视周瑜为子,孙权以兄事周瑜。
权母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参考,《江表传》
——此所谓“一救东吴”
赤壁之战前夕,曹老板又给孙权写了一封招降信“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见信,慌招众臣商议。群臣言降者无数,张昭等高谈降论,孙权万般无奈。唯有鲁肃是个明白人,鲁肃建议,赶紧召周瑜回京。
周瑜回京后,三言两语就说服了众人,逐一分析了当时的态势。结果众人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场必赢的战役。
周瑜亲自策划,亲自指挥,成就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此所谓“二救东吴”
虽然英年早逝,虽然加入江东的时间不长,但周瑜的功绩,永远都是江东第一。
孙策曾说过“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阳,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若不得周瑜的支持,孙策的千余兵马,是打不下江东的。
——周瑜也是江东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孙权也曾说过“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孙权对周瑜、鲁肃、吕蒙三大都督的评价,唯独周瑜全无污点,被孙权视为江东帅才的标杆。孙权称帝的时候,大表功劳,独独归功于周瑜一人。张昭不服,也想要表功,被孙权一顿臭骂。
吴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黄龙。百官毕会,吴主归功周瑜。绥远将军张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吴主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参考,《资治通鉴》
——他是吴国的开国功臣
原因三:雅量高致,忠义无双
早年,曹老板听说周瑜年少有美才,又闻蒋干是周瑜的老友,仪容秀丽,有舌辩之才。号称独步江、淮之间,无人能对。于是曹操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前往游说周瑜。
可是!这位舌辩大才蒋先生,未及开口,就知难而退了。回来只对曹操说了一句话“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周瑜自比苏秦、张仪、郦食其,一生忠于孙氏集团,绝无二心。非高官厚爵、金银财宝所能动摇。
原因四:眼中钉,肉中刺
身为一方将帅,能同时让另外两大势力,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这大概也算是莫大的荣耀了。
刘备曾在周瑜背后捅过一把刀子。不过刘备不明白,周瑜对东吴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不知道周瑜在孙权心中的地位,是言辞所无法离间的。
刘备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远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刘备想借孙权之手除掉周瑜。可惜了!周瑜的忠义无双,孙权岂能不知。如果周瑜想取代孙权,凭他在江东的威望,以及军权在握,恐怕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曹操,则是贬低周瑜,他给孙权写了一封书信“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三国最完美的将领,笔者首推周瑜。